第642章 幡然醒悟不晚(1 / 2)

第642章 幡然醒悟不晚

閣樓內,

也不知幾人想到了些什麼,各自沉聲不語,臉色蒼白的正襟危坐。

氣氛凝重,有些事,可做,但不能說啊!

良久

四人依舊默不作聲,

窗外,

一陣風吹過,響起青湖掀起的浪花聲,

頃刻間,

孫伯延釋然一番,艱難地搖了搖頭,否認道;

“諸位,雖然思路是好的,但是為兄絕不認同,三位皇子還小不說,開牙建府僅限於第一步,我等身為朝廷官員,最為凶險的就是參與奪嫡,

萬萬不可,改換門庭的事,事關重大,還需要從長計議,文官現在,還是以南北鄉黨為首,穩妥起見,還是文官一列,我等抱團加入一方,朝堂可就穩固了。”

孫伯延所述的朝堂穩固,就是說他們加入誰,都有壓倒性優勢,朝堂就會形成先皇時期的李黨一樣,霸占朝堂,但是此言一出,其餘人搖了搖頭,

“孫兄,此言差矣,朝堂如今形勢,未必不是陛下所希望的,我等要是偏幫了一邊,那我等官位可就真的岌岌可危了,所以文官任何一方都不能入啊。”

欒公賦急忙出聲反駁,雖然內裡的說不清楚,但也知道陛下絕不會同意,在看著一個類似李黨在朝堂升起,

李潮生聽聞,想一想也是,如今朝堂安穩,就是因為南北鄉黨鬥的旗鼓相當,文官有了他們,又和武勳打的平手,自己這些人看似不多,但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萬一打破平衡,壞了陛下的方略,後果不堪設想,

“欒師兄想的周到,既然不能自立,又不能參與皇子奪嫡,文官又不能靠,那我等還能投身勳貴那邊不成。”

李潮生有些無奈,還有不解,不光是問他們,還是捫心自問,誰又想寄人籬下,不由得有些苦笑,

楊少師臉色難看,雖想到了法子,可是商討了一圈,哪一方竟然都無法靠著,這樣一來不是自作多情,白說了一番話嗎,難道能和景存亮那廝一樣,投靠忠順親王不成,嗯,忠順親王他!

李潮生雖然硬氣,可惜自己能力不足,如果真的在朝堂接任李黨,收攏舊臣,文官內部可不是南北相爭,而是他們會一起打壓自己這一派,尤其是盧文山那個老鬼,心思縝密,無懈可擊,顧一塵看似老實,實則捉摸不定。

“哦,師兄所說的不無道理,朝堂凶險,我等再小心也不為過,之前師弟有想法,可是諸多想法,總歸比不過幾位師兄的商討,師兄想到了何人?”

心中的憂慮反映在臉上,楊少師見此問道,

楊少師心中一亮,忠順王周建安,乃是陛下的親弟弟,也是唯一在京城的閒散王爺,雖說是閒散王爺,但是京城不少暗地裡的事,都是他在插手安排,陛下並未責罰,那是不是可以借此機會,讓李黨有個棲身之地呢,這想法一出,心中再也按耐不住。

“楊兄,既然大公子說話了,此事容後再議,不急於一時,盧閣老和顧閣老,總是有一些香火情留在那,豈能說動就動。”

看著周圍落座的師兄弟,還緊皺著眉頭,緩緩坐下,對著大公子說道;

“大公子,師兄想了想,剛剛咱們的想法太過緊迫,考慮不周,大樹底下好乘涼是真的,可是這棵樹還需要夠大,長勢也要好才行,夠咱們的人靠的安穩!”

李潮生還未說話,身邊欒公賦反倒是先開了口,

“楊兄的話,也是一種好法子,大公子之所以有些疑慮,為兄猜的不錯話,就是因為忠順親王本人,周王爺誌大才疏,混在勳貴中,恰恰喜歡詩詞作賦,喜好文人風雅,可惜所作所為太過粗魯,以至於總鬨出笑話,大公子真的要投靠過去,就怕文房四寶不配啊。”

好似感覺自己說的正確,楊少師一臉興奮的往前俯身,低聲道;

“大公子,咱們無非是找個遮風擋雨的去處,所謂的借雞生蛋不過如此,有了忠順親王的照拂,等大公子入了內閣,那時候羽翼豐滿,還不就此天高任鳥飛嗎。”

欒公賦也知道照顧楊少師的麵子,勸慰了一番,孫伯延有心想要斥責,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知道楊兄是遇到事了,李黨如今威勢不在,做不了主,可能因此有了想法;

“這”

“欒兄說的在理,萬一以後周王爺所作所為,他人看來,還不都是大公子給的出謀劃策。”

李潮生如此一說,欒公賦和孫伯延好像明白了什麼,看向楊少師的眼神都變了,因私利而變,心如何能正,改換門庭需要審時度勢,哪裡能說變就變。

三人略顯的驚異,李潮生遲疑一下,心思翻轉,說起這個忠順親王周建安,京城以往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就是因為他成就了洛雲侯,

之後又因關外帶兵大敗的事,在京城三番五次被陛下責罰,並且禁足在府上,雖是天皇貴胄,可惜人不怎麼靠譜啊,想到了以往的作為,散財童子也不為過。

大公子李潮生權衡利弊,此事乃是大事,還需要向父親問詢一番才行。

“大公子可有什麼疑問?”

心中有了驚醒,立刻改了口,奪嫡不可碰,藩王不可入夥,黨爭順勢而為,這是父親留給自己的話語,猶在耳邊回蕩,看向楊師兄的臉,再沒有了之前的親切,此人私心太重。

李潮生現如今回過了神,家父作為內閣首輔,隻要在一天,自己就穩如泰山,如果真的家父告老還鄉,陛下恩準,自己也能保住富貴,按照楊師兄所言,入內閣,執掌朝政的事,顯然另有所圖,楊師兄不會是忠順親王的說客吧,

孫伯延也在身邊補充了一句話,想要有所為,哪裡能不被世人所誤會,周王爺他,眼下說不得還真是最好的人選。

“大公子,兩位仁兄,你們想一想,剛剛提到了江南巡閱使景存亮,他也就是剛剛攀附忠順親王沒多久,立刻就填補了肥缺,江南富碩之地,他都能去,大公子,您想一想,要是咱們真的靠了過去,依照大公子威望,忠順親王那該有多喜慶,”

“三位師兄說的都在理,此事還需謹慎對待,楊師兄一番好意,師弟銘記於心,但是家父還在其位,如何能寄人籬下,引得天家懷疑,師兄萬不得如此。”

“楊兄,不必介懷,想當初科舉的時候,誰能想到這些,為官幾十載,終歸是要回去的,有些事無需爭辯,看開些就好。”

看著三人的態度大變,楊少師一臉的苦笑,自己愛子心切,有些想當然了,更多的是無奈,身為光祿寺卿,表麵上看著風光,可內裡有苦自知。

“大公子所言甚是,是為兄失態了,皆因犬子無事生非,惹了賈家姻親,薛家的公子,在燕春樓被打,讓自己失了門風,師兄哪裡還有臉再待下去,告辭。”

楊少師自知在此沒有了臉麵,麵色一紅,捂著臉含著淚花,就要衝出閣樓,

剛起身想要離開,就被眼疾手快的孫伯延一把抓住,欒公賦更是起身攔在門口,大罵道;

“區區一點難處,楊兄豈能做女兒態,還不回去,大公子看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