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風暴的信徒。”
說到這裡,女士恨恨咬牙道:“我當年就應該聽從父母的建議,遠離風暴的信徒,他們是那樣的粗魯,那樣的無情,根本不適合相伴度過一生。”
哈斯塔思考一會兒道:“他還是一位商人?”
“是的,他從事一些航海生意,在這些年賺了不少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背叛了我們的愛情。”
“嗯,那你就去法院告他吧,不過在此之前,你可以先去女神的教堂與神職人員述說自己的委屈,讓丈夫出軌這件事情讓更多人知悉。”
“這樣有用嗎?”
“應該用不了幾天,他就會主動找你和談,到時候你的訴求將會被滿足。”
女士不知道簾子後麵的律師為何擁有這樣的信心,但這樣的話語很讓人信任與受用。
兩人又閒聊一會兒,女士提出一個小要求,想要拉開簾子看一眼哈斯塔。
對於這樣的小要求,哈斯塔自然是微笑拒絕。
最後,女士誇讚一句哈斯塔的聲音很溫柔,才起身離開。
接下來的時間,哈斯塔秉承著律師的基本素質,為許多求助者提供相應建議。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求助者是一位老人,他應該有著六十的高壽,說話聲很低,偶爾還要停下來喘幾口氣。
在他斷斷續續的講述中,一個殘忍的故事被娓娓道來。
老人不是貝克蘭德的原居民,他來自凜冬郡。
凜冬郡因為靠近弗薩克,局勢常常會隨著兩國關係發生變化,部分地區常年與弗薩克交戰,已經是世代的死仇。
老人就是來自這樣一個家庭,他的爺爺和祖父都是喪生在與弗薩克的戰爭中,在他的父親也陣亡後,他同樣繼承了祖先的鐵血意誌。
他義無反顧加入軍隊參加守衛國家的戰爭。
曆經數年,他大大小小數百次戰鬥,拚殺,在死亡率那麼可怕的戰場他依舊憑借自己的勇氣與幸運活了下來。
在他二十八歲那一年,他受了重傷與大部隊走散了,他一路逃竄,逃出邊界進入弗薩克的領土。
他暈倒在一條小溪流附近,如那傳奇故事裡麵的主人公一樣,他被人救了,被一座屬於弗薩克所統治的村莊。
為了活下來,他謊稱自己是弗薩克的士兵,是在與魯恩軍隊的廝殺中僥幸活了下來。
許是他的演技很逼真,或者是這些村民們太過於單純善良,他成功蒙混過關,留在村莊裡麵養傷。
他的一身傷痕,讓他看起來很有男子氣概,這引起許多女孩子的愛慕。
其中有一位年輕女孩,讓他難以把持,很快兩個人發生了關係,並且女孩還成功懷孕了。
在女孩羞澀拉著他的手掌,附在他的耳畔,忍著羞意小聲告訴他懷有他的孩子時,他才從這個短暫的溫柔鄉中清醒過來。
他是魯恩的士兵,而這裡的人都是弗薩克的子民。
他們平日裡討論的事情都是弗薩克的軍隊有多麼不可戰勝,自己這段時間又殺了多少敵人,其中魯恩王國也是他們的狩獵對象。
這些人是敵人,是害死祖輩們的凶手後代!
弗薩克與魯恩的世仇,是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
他掙紮過,也怯懦過,也暗暗欣喜自己竟然有了後代,但他心中更多是無法抹平的恐懼。
他在逼自己做出一個殘忍決定,就像是傳唱歌謠裡麵,明知不可以,卻依舊想要與惡魔做交易的怯懦使徒。
最終,他還是下手了。
趁著這個村莊舉行一場歡慶豐收的盛會,他聯係上了一支遊蕩在附近山裡麵的魯恩小隊。
很快災難降臨,整個村莊都被血洗了一遍。
連愛著他,懷著他孩子的那位年輕女孩也無法幸免,他們都死了,最終還被一把大火燒成灰燼。
他這個儈子手,還因為這件事被上級嘉獎,得了不少賞賜。
他儘量讓自己不再去思考這件事的對錯,專心投入與弗薩克軍隊的戰鬥中。
可越是打仗,他的心裡就越是迷茫,究竟自己是為了什麼理由在戰鬥?
保衛國家的大義嗎?
可他同樣是殺人放火的儈子手,魯恩方麵也不見得沒有吞並弗薩克的打算,誰又是正義的一方?
最終他放下兵器,離開戰場,離開凜冬郡,來到了號稱希望之都的貝克蘭德。
就是在這裡,他見識到了什麼是高人一等的貴族,什麼是如同兒戲般的戰爭,什麼又是互相合作的利益……
原來真正互相敵視,互相為死敵世仇的人,隻有他們這些底層人。
他望著這個自己曾守護的王國之都,如果早知道自己的浴血奮戰,不過是大人物們利益爭奪的犧牲品。
那麼自己還會一直在戰場上拚命嗎?
如果自己出生在貝克蘭德,那麼對待弗薩克軍隊的態度會不會就不一樣?
恍惚間,他又夢到那個一心喜歡著自己的女孩,還有自己那個尚未出世的孩子。
他會是個男孩,還是個女孩?
如果一直留在那座村莊裡麵,自己的孩子活到現在,是不是也早已經娶妻生子,或者嫁人生娃,過上美好的生活?
如果一直留在那座村莊裡麵的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