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誰有權勢,誰的身邊便圍滿了人。即便華陽太後寡居多年,可是她憑借著身份和朝野中的勢力,依舊是無數人想要巴結的對象。
“年僅八歲,就趕著入朝堂蹚渾水?大王是怎麼想的。”
華陽太後聽了消息,忍不住這樣說。
“珠玉,隻能偶爾拿出來釋放光彩,平時是要放在盒子裡好好保養的。哪能一下就把珠玉暴露在眾人眼前呢?這對扶蘇來說,並不是好事啊。”
身邊宦人女婢聽了,都一個個不敢說話。
王後、諸位公主,不分老幼,都在華陽太後身邊陪著。
她們哪敢接華陽太後挑刺嬴政的話。
華陽太後見四下都沒有人回答他,王後也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華陽太後隻好看向子嬰。
“子嬰,你說呢?”
子嬰樂技高超,平日裡陪侍華陽太後,都是為太後彈琴以紓解漫長光陰下日複一日的無聊。
子嬰放下古琴。
“啟稟太後,此次的事情,有彆於尋常。必須要在朝堂上和百官商議即可。”
華陽太後聽了,竟然一時忍不住,對著上空大笑了起來。
大笑不止,乃至於眼淚都擠出來了。
“子嬰,你說說你。為大王開脫,也不找個好點的理由。八歲的孩子,能做出什麼大事,還必須在朝堂上和百官商議。”
華陽太後沒得耐心,扶蘇是楚國最後的棋子,不到萬不得已,不可以輕易使用。
大王政一定是在想辦法,讓扶蘇完全聽信於他,這樣好疏遠他們楚國的人。
王後靜坐在邊上。
如果是為了保護扶蘇,所以幫腔太後,倒也不必。太後每日都是如此,以議論大王在前朝的政治得失為樂。
因為太後需要給所有人都營造出整個秦國都在她的控製之下的假象,這吸引了一大批楚國貴族在秦國的後裔。
他們都以太後為尊,整日靠著討好太後來謀取官爵、亦或者是躲避秦國的法律懲治。
雖然這些人勢力極大,人數極多,嬴政多次想要把他們給清除了。
近日華陽太後脾氣越發暴躁。
就在那次子嬰小世子的周禮之後,她的男寵忽地在隔夜暴斃了。
華陽太後認定是嬴政背地裡動手做的,她認為嬴政不滿自己下令宗正立即準備冊封大典,所以現在正發了瘋似地對嬴政發難。
子嬰看了看王後,得到授意,當著眾人的麵道,“太後有所不知,這次太子造字的事情,其影響關乎全國上下。”
這些女眷們,都是王室宗親、君侯公爵的夫人。
“自從倉頡創造文字以來,文字就一直處在變化之中。自從周王室日漸衰微,七國各自為政,所推行的文字也各有不同。七國之間的文字難以互相辨認。”
“文字不同,各國思想、禮儀、風俗、言談,也都不同。我秦國版圖擴張的越大,接收的異國土地越多,所要接納的異國子民也就越難以統一。”
“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被寫為不同形態。這些字有些是由官府使用的正體字修改而來,而有一些則是民間的胡亂造字。”
“原本民間造出的字體是為異字,不被錄用,可是因為在民間流傳的過廣、使用的人數過多,所以不得不被官府收納、編纂記錄在辭書之中。”
“而書寫材料的不同,也使得文字差異變大。人們不僅在青銅器上寫文字,還會在陶器、貨幣等物上刻字。”
“而七國的文字,唯獨我秦國的文字,與六國差異較大。我秦繼承了西周的文字體係,文字相對保守。相較之下,六國文字都經過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因而,秦國文字與六國文字相差較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