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茅焦,平日裡一向積極主動。
從他勸諫嬴政把太後接回秦國王宮後,就被嬴政拜為大夫。
茅焦總是能及時迅速地捕捉嬴政的心意。
“大王,扶蘇公子年紀尚淺。雖有天賦,可是隻適合精簡文字,若是召集文士主持大局,恐怕難以應付。故臣以為,應該另尋精通此事的大臣主持精簡文字一應事務。”
“茅大夫以為誰是合適的人選呢?”
“大王,微臣無有識人之能,還請大王決斷。”
嬴政點頭,隨後看向熊毅。
“右相,你可有好的人選?”
虧得熊毅早有準備。主持精簡文字的人才,他身邊並沒有這樣的人。
“大王,公子身在宮中,不若就從宮中挑選。尚書台中有許多博聞強識的中書,微臣以為,他們中定然有人能主持大事。”
趙高聽了,心中大喜。若是這份差事落到他的身上,他以後可就能夠名垂千古了。
嬴政點點頭。
“左相以為誰能勝任呢?”
關於文字精簡的事情,昌平君早就挑好了人選,絕對是嬴政滿意的。
“大王,臣以為右相所言極是,這樣的大事,應該由博古通今之士籌備——如今朝中不就有這樣一位大臣嗎?”
“何人?”
“大夫李斯。”
熊啟說罷,眾人將目光落在李斯身上。
“李斯——”嬴政點點頭,李斯確實有這樣的才能,而且嬴政相信,他一定能完成這樣的大事。“寡人將此事交予你來處置,如何?”
“李斯願為大王協助扶蘇公子完成精簡文字之事宜。”
眾臣見了,不免對李斯投去嫉妒的目光。這個李斯,憑什麼這麼快就得到大王的重用。
扶蘇沒想到,他又要和李斯交手了。曆史上秦國小篆的成書,就是由李斯、趙高、胡毋敬三個人主持完成的。
不會到時候他們四個人要湊在一起吧。
“好——此事就這樣定下。”嬴政將目光落在扶蘇身上,“扶蘇,你還有其他事要表奏嗎?”
扶蘇像是得到信號一般。
“君父,兒臣都記起來了。”
在眾臣眼中,嬴政和扶蘇二人的每一個互動,都彆有深意。
他們一定是提前串通好的。
八歲小子誠不欺我啊!
而一如扶蘇計劃的那般,當著眾人的麵,他開啟了背誦模式。
隻見扶蘇昂著頭,繼續大聲地道,
“這第二條,乃是在鹹陽城設立學宮。要吸引招納天下賢士,皆聚於我秦國。在學宮設立相應官職,讓這些士人進行書籍編纂、經典釋義。文字的精簡改革統一,也可在此地完成。”
眾臣聽著這些新鮮的主張,那是一個個的側耳悉心傾聽,唯恐錯漏一字耳。
因為他們已經認定了,這些都是嬴政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