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重要人物在旁邊時,哪怕是寡廉鮮恥的上位者,也會言行處事托以家國大事。”
“太子在群臣麵前以國事為由進言,就算不成,可是此舉彰顯了太子的仁德;若是有想要彰顯名望的君王,也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
韓非的這番道理,對於信這樣一向以本事自居的人來說,無疑是醍醐灌頂。
信像是被韓非打開了一個未知世界的門,從那個時候起,他才發現韓非的恐怖之處。
信又告訴扶蘇,“太子,非此人,善於攻心啊。”
扶蘇忍不住道,“是他的文章攻心。非若是會攻心,怎麼會這麼久了,還隻是待在我的宮裡呢。”
信又木在原地。
他漸漸地認清楚了一件事。
太子、大王、韓非,他們才是處在同一個世界的人。
-----------------
事實上,嬴政當時是不想給扶蘇這個機會的,什麼‘紙’他都沒有聽說過。
但是他對扶蘇這種鍥而不舍,決定了要做就不放手的精神大為獎賞。
扶蘇從沒放棄過想要普及秦法和新隸的想法,不愧是他的兒子。
嬴政又一口氣賜給了扶蘇五個真正的良匠。
那可是秦國王宮裡匠人中的佼佼者。
王後雖然一口答應扶蘇給他五十個匠人,等到她自己派人去找的時候,卻發現將作少府那邊根本沒有那麼多可以稱得上是工匠的人交給扶蘇。
羋王後便強行塞給扶蘇的十幾個原本在犄角旮旯裡打下手的匠人,再加上一些徒隸組成了非常強壯的拆卸隊伍,把他們交給了扶蘇,以彰顯自己這個王後言出必行。
雖然秦國非常看重技術。
可是物以稀為貴。
有點才華的人到處都有,可是有大才華的卻很少。
隻要有點手藝,早就被地方各郡縣搶走了。至於最優秀、最傑出的工匠,自古以來都是上交國家。
扶蘇隻能硬著頭皮收下熊氏賜給他的這些徒隸,他們什麼也不會,空有一身力氣。
好在還有嬴政賜給他的良匠,搭配使用。
隨後扶蘇便用著他‘看過豬跑’的經驗指揮這些人去製作紙張。
……
半個月後……
扶蘇拿起一張他們聽從自己的叮囑做出來的紙,確實能寫字,可是硬的和木板一樣,和木牘沒有什麼區彆。
這堆“紙”裡最薄的也是芭蕉葉的厚度,厚點的甚至有手指頭那麼粗。
扶蘇忍不住發火!
“讓你們做的是紙,紙,紙!”
“能用的紙!”
“就是那種能寫字的紙!
“寫了之後能夠長期保持墨跡清晰的那種紙!”
“它就是一種工具,是一種可以用來書寫文字的材料。它不是什麼驚世駭俗之物,就是做成以後就會很常見的那種,家家戶戶都能有的那種。”
扶蘇給匠人們比劃著。
“你們能明白嗎?”
匠人們一個個大眼瞪小眼,他們齊齊搖頭。
“我們不明白。”
信看不下去了,將那堆失敗品扔去了馬廄當做馬料,也想著物儘其用。
隻是沒想到,馬都不吃這些玩意兒。
粱也對太子這種行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人還是得時刻保持清醒,不然就會像太子一樣,一會兒聰明絕頂,一會兒做這樣愚蠢的事情。
“唉……好好的太子,去折騰什麼造紙啊!”
隻是扶蘇從來就不是會輕易放棄的人。
被匠人們逼的沒法,扶蘇從“趙括”一躍成為“白起”,直接親自上陣,和這些人一起動手製作紙張。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