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秦國壩上一片蕭綠。
秦國出兵攻打韓國,內史騰大軍壓韓國邊境,氣勢洶洶,捷報頻頻傳來。
沒過多久,昌文君因為舉薦的官吏有瀆職之錯,就被罷免了左相。
很快,華陽太後也得了怪病,整日躺在塌上起不來身。
朝中眾臣一時間噤若寒蟬。
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會有一大幫楚係貴族秦國高官入宮探望太後,但是大家都不敢發聲了。
因為平日裡勢力最大的楚國貴族,如今一隻巨頭已經倒下了。
昌文君雖然還保留爵位,但是被嬴政攆去了雲陽。這等同於放逐,不僅極大地傷害了熊毅的內心,更侮辱了他作為一個宰相的尊嚴。
巴蜀之地,氣候陰冷潮濕,終年鮮見太陽。
昌文君自然懷著一腔憤懣被攆去雲陽的。隻是一路上押送昌文君的甲士,那都是嬴政的人馬,昌文君隻能憋著這口氣。
熊毅被攆走了,華陽太後病倒了。
下一個,不就是自己嗎?
這下,昌平君開始生氣了。
熊啟已經沒眼再看天上的雲朵了。
因為嬴政的作為,觸碰了熊啟的底線。
熊啟的想法是,他們放棄楚國,專心致誌幫助嬴政完成大業,輔佐他做好秦王,不背叛他。
但是嬴政根本不滿足於此。
從他驅逐熊毅就看出來了,嬴政想要把他們這些人全部不剩地都攆出朝堂。過往,嬴政總是時不時地處決幾個楚國派係下的縣吏之類的。
但是這一次,嬴政趁著內史騰掌握兵權,竟然一次性拔除了昌文君。
但是昌平君感覺的出,嬴政這是在冒險。
寧可冒險得罪所有的楚國貴族,也要給予楚國貴族極大的重創。
為什麼?
一日昌平君拜見嬴政時,嬴政忽地借題發揮,和他說了一些額外的話。
嬴政說什麼,“寡人一向恩怨分明。算計寡人的,不管多久,寡人都會還回去。”
嬴政是一點委屈、一點傷害都不能受的。
趙國人在他小時候欺負他,他長大了就一心要滅掉趙國。
尉繚給嬴政獻策,但是在獻上計策之後,嬴政就不再重用尉繚,繚隻能請辭搬出王宮。大家都說是因為繚之前對嬴政說了很多過分的話,讓嬴政不滿意。
嬴政就是以這樣的做法、作風,慢慢地讓每一個人都了解他的為人。
久而久之,朝中大多數人都畏懼嬴政,絲毫不敢做會讓嬴政不高興的事情。
昌平君知道,一開始以自己的有心算計嬴政的無心,嬴政應該會心裡不爽。
隻是他沒想到,都過了這麼久,嬴政根本沒忘記這件事,甚至於一直憋著這口氣,直到現在發作。
趙高在側看著,他知道最根本的原因。
大王想要把太子關在籠子裡,不能在沒有他授權的前提下飛出去,所以楚國的貴戚,必須得倒台。
而且是越快越好。
-----------------
扶蘇還坐在羽陽宮。
隻是現在,他也坐不住了。
他老子這是想要把自己封印起來,等到他嗝屁那天再給自己解封啊。
除掉昌平君,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
雖然自己現在還是太子,但是扶蘇已經在考慮以後要做了皇帝要怎麼做了。
按照自己的治國理想,以及未來對天下施加的大政方針。楚係勢力昌平君崇尚黃老之學,很多時候和自己的母親一樣,都很注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