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緩緩開口,“但凡燕王真的把維護國家的顏麵作為己任,他也不會落到今日被攻伐的地步。昔日韓國將要滅亡,請求趙、楚、魏、燕、齊國發兵相助,沒有人肯支援。如今倒好,我韓國亡了,他們也自身難保。”
“秦國越來越強大,驕橫,而我們則連都城都成了他人臥榻之地。”
張良說著,眼中滿是對嬴政的怨恨與憤怒。
“秦王政,他憑什麼讓天下所有人都聽他一個人的號令,他憑什麼要讓天下人都向他一個人俯首稱臣。他是這樣的狼子野心,可是天下諸侯之中,竟然沒有一個,是願意反抗他的。”
“如果是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張良說話時,語氣非常淡漠。
周圍的人聽他說話,總覺得他是咬牙切齒一般。
“子房,複仇雖然是大事。可是你也不能總是這樣滿心仇恨,當一個人被仇恨蒙蔽雙眼,他就無法看清事情。”
“秦國人殺了我的祖父,我的父親戰死在和秦國作戰的戰場上。如果我真的做到放下心中的仇恨,那我就算死了,都無顏麵去見九泉之下的張氏祖先。”
“隻要我活著,尚且有一口氣在,我一定要殺了秦王政。”
張良憤憤地說著,隨後離開了眾人。
在他看來,自己每天和這些人聚會,根本是徒勞的。
他們也想著複國,恢複昔日的榮耀和顯赫地位。隻是他們都想的是,讓彆人去做複國的大事,等到事情快要成功了,他們才會加入。
越是洞察了人的本性,張良內心深處越是痛苦。
他發現一個可悲可怕的事實,韓國的滅亡,並非自己少年時期,族中長輩,朝堂公卿所說的都是秦人的錯罷了,最大的禍根,竟然在於他們這些貴族本身。
為了爭權奪勢,貽誤國家。
張良有時候很痛恨自己,為什麼彆人能夠做到稀裡糊塗地活著,而他卻要如此清醒而又痛苦地活著。
求死,他不甘心。而且就算要死,他也要拉上嬴政。
張良坐著馬車,驅車前往自己的新居。
在發動了兩次叛亂之後,他已經將家中的錢財都花銷得剩不下多少了。
好在還有一些族叔時常接濟自己,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否則他早就被秦人抓到,曝屍荒野。
現在的張良,就居住在新鄭都城城邑的邊緣。
住在城市邊上,一則方便出了事逃跑,二則方便隨時參與策劃謀略。
當張良提前離開眾人獨自憤懣而去後,其他的人麵麵相覷。
“子房他到底怎麼了?如今是越來越魔怔了。人甚至都不能和他好好說幾句話了。他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是啊,他瘋了嗎?我們隻是想要複國而已。他為什麼成天嚷嚷著要殺了秦王政。看他平日裡比我們誰都機智,怎麼在這種事情上像個小孩子一樣,十分負氣。”
“就算殺了秦王,不還有太子扶蘇嗎。我看子房如今是昏了頭了。”
“瞧他的眼神,聽他的口氣,仿佛我們都不濟事。隻有他能成功。”
這些昔日貴族的後裔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而張良的叔叔卻無奈地捋須,他望著端成兩截的壁虎。
“隨他去吧。這孩子,心裡太苦了。”
“張伯,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啊。這秦國的太子來了,難道莪們要乾等著,一直等到他離開為止。這樣不就顯得我們怕了秦人了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