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我今日對太子佩服到心坎裡,您就靠著幾句話,動了動嘴皮子,讓昌平君就對您感到害怕了。”
“那可是昌平君啊!我從來沒有見到昌平君這樣過。”
雖然嬴政罷了昌平君的相位,可是昌平君在秦國本來也是功勳卓著,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曾經在鹹陽城裡叱吒風雲了十數年,還是在他最風華正茂的年紀裡,這引得鹹陽上下無數男子對昌平君表示羨慕。
尤其是這些過去聽著昌平君如雷貫耳大名的人長大的秦國青壯。
灌夫這些人那都是發自內心的對這位最高權重者畢恭畢敬。
那可是除掉嫪毐、趕走呂不韋的首功大臣。
即便他現在落寞了,可是過去那些功勳仍舊十分耀眼。
“你很崇拜昌平君嗎?”
“那當然。昌平君可是秦國的大英雄。”灌夫說著,隨後他又貼近扶蘇,“不過,我更崇拜太子。因為您讓秦國的大英雄在麵對您的時候,隻能強行掩飾他在害怕。方才我瞧見了不少次,昌平君臉上流露出害怕的神色。”
“想想我真是幸運,竟然有機會能夠侍奉太子您這樣的人。如果說昌平君是我們秦國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太子您就是太陽一樣的存在。”
灌夫貼在扶蘇身邊坐著,說著這些肉麻的話。
在一側的劉長嘴巴扭曲抽搐,歪成了鞋底的形狀。
他心道,你可真會拍馬屁啊。
扶蘇則怔怔地望著灌夫,“你是不是背著我做了什麼壞事?”
灌夫臉上浮過心虛之色,不住地搖頭,“太子,我哪敢呐。我沒有做對不起您的任何事情,一件都沒有。”
“最好是這樣。”
扶蘇吃完了梨,在外麵洗了手,整理了一下儀容,未經通稟又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王後正對昌平君說,“這些年王叔在鹹陽,一向是威風八麵。我曾聽說,大王出行用八駕,叔公則用六駕。滿朝文武,無不以王叔為首是瞻。”
熊啟聽王後的意思,慢慢察覺出,她並不是來給自己解圍的。
聽這話的意思,她也忍耐自己很久了。
熊啟的雙手放在膝前,王後這個人,因為她對得起所有人,大家都心服口服。
若是旁人要給某個人講道理,被灌輸的大道理的人多半是不聽的。這個時候,聽話的人會想,你算老幾,你什麼德行,也敢教育我。
可是王後不一樣,她能做到這些事情。
而且她還是個女子。
熊啟麵對扶蘇時,那是三分不屑,七分偽態;但是在聽王後和他說話時,卻心虛不已,額頭上冒出一些汗珠不說,手都無處安放。
沒有多少人敢和單純善良的王後對視。
“這《德道經》中說,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政治寬厚,人民就淳厚;政治嚴苛,人民就狡黠。遭遇災禍時,福祿卻倚靠著;得到福祿,災禍潛伏著。”
“誰又能知道最終的結果?這沒有定論。正再轉變為邪,善再轉變為惡。人們對這種正反變化的道理迷惑不明,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因此聖賢的人方正卻不割疼人,銳利卻不傷人,直率卻不放肆,光芒萬丈卻不刺眼。”
“身為臣子,上輔佐君王,下安撫百姓,本就該做到這一點。何況一國的丞相呢。”
“我聽說宮外有人失去了權位,整日暗暗不爽,意圖報複,可是我想來想去,旁人沒有對不住他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罷了。”
“他並不該感到冤枉。”,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