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綰說畢,其他臣子也紛紛跟著進言。
“丞相所言極是。當從太子之謀。”
嬴政聽了,心裡卻像是什麼到手的鴨子忽然被扶蘇放跑了一般。
寡人本來馬上就可以得到楚國了,區區齊國,不足掛齒。算算時日,寡人不出三十六,就可以一統天下。
但是扶蘇卻建議寡人等上一年。
即便滿朝文武都是一個聲音又怎麼樣,現在的秦國,早就被嬴政打造成了高度集權的君主製度。
嬴政不開尊口答應,滿朝文武縱使也沒有用。
坐在王座上的嬴政一反常態沉默,這麼多大臣見狀,原本異口同聲的讚同聲音竟然漸漸微弱了下來,直到在殿中徹底沉寂。
李信見到這樣的場景,自然也是更加崇拜嬴政。
大王就是秦國最至高無上的人,大王說了算才算。
李信原本還對這些大臣眾口一詞都支持扶蘇感到有壓力,但是當看到大王的魄力後,他反倒是站得更直。
扶蘇不想浪費這樣的機會,就算昌平君不叛國,可是他沒有兵權和實力,拿什麼去和晚年昏聵的嬴政去抗衡,沒有戰功未來繼位又如何壓製群臣。
彆看朝中的大臣們一個個麵對秦王政都乖乖的,可是這些大臣,都是天底下最有名的人。
隻是因為他們麵對的人是嬴政,所以他們才會如此乖巧,可一旦把他們放在其他諸侯國,其他諸侯主絕對招架不來。
自己如果總是被嬴政壓製在幕後,活在宮裡,活在眾人的嘴裡,就算沒有沙丘政變,可是難保他不會遭遇戾太子劉據這樣的處境。
扶蘇隻好反其道而行之,“君父,用二十萬攻打楚國,有戰敗的風險。一旦在楚國的戰事上敗了,攻打齊國的戰事也必然會延後。”
“倘若給秦國一年時間準備戰事,那麼攻打楚國到時候僅僅用半年的時間,而且戰勝楚國的把握可以提到十成,攻打完楚國後,定然可以順帶就拿下齊國。”
“到時候滅掉楚國和齊國,加起來也最多用一年的時間。”
扶蘇是看出來了,嬴政想著非常心急,急著要在這兩年就完成平定天下的戰事。
那自己為什麼不給他畫個更大的餅子。
原本對扶蘇的正確建議,嬴政是心裡明白但是刻意忽略,但是當聽到這個解決方案,嬴政果然又眼前一亮。
“用一年的時間,同時攻下楚國,滅掉齊國。這是不是太快了。”嬴政做事都不問可能不可能,隻管事情做的到底怎麼樣。
“君父,微臣以為,用兵就要多多益善。如果爭取到了充足的時間,讓秦國能夠準備四十萬乃至六十萬大軍,到時候不僅吸納了舊趙、燕、韓、魏、楚的士兵,在數量上會形成對楚國的碾壓。”
“臣聽說高人說,要做成一件事情,準備的時間總是很長,而實際上去完成它的時間非常短暫。”
“戰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要迅速地占領楚國,首先就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就算是要拿二十萬兵馬去攻打楚國,不也同樣需要花費時間整頓兵馬,挑選最精銳的士兵,最精良堅固的馬車,最鋒利的箭矢嗎?”
“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花費一年的時間,打造一支天下人都不可匹敵的軍隊。”
“光是在數量上,就以壓倒性的優勢折服對方。”,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