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出手就要人命(2 / 2)

上次從新鄭城歸來,地方治理還有太多的問題仍然沒有被提出來,問題都還被遮掩著。

當安撫戍衛的方略被否決,見到朝中大臣眾口一詞,他們隻要侵略,隻為戰爭服務。秦國從上到下根本不去考慮停戰之後的安撫事宜,隻想著繼續擴張。

果然戰爭發動到最後,大家都已經忘記當初發動戰爭的初心了吧。

除了主戰聲潮太響,再有就是秦律的問題。

那麼嚴苛嚴密的秦律,首先單靠地方三五個秦吏,越是邊遠的地方根本無法推行實施。

其次,哪怕強行推行秦法,隻是讓更多人變成徒隸、付出昂貴的代價,招致他們對秦國的怨恨。

兩種結果對秦國都不利,唯一對秦國有利的就是暫緩秦律的推廣。

在秦國,要想做人上人,隻有打仗。

如果能夠把秦吏的地位再提高一些,創造一些通過為吏最終擁有侯爵地位的人,那麼就會激發一大批士人轉移目標,讓他們在地方更加賣力,而不是隨著時移世易,最終和當地的人達成某種妥協。

嬴政不想踩過去帝王的錯誤,但是卻把未來兩千年皇帝製度執行過程中所有的雷都踩了一遍。

不立太子,君權獨大,相權無法製約,對地方的控製失去效力、濫用民力、修仙……

這麼想著,扶蘇不知不覺間就徒步來到了秦國的太學。

這可是王宮邊上,太學周圍郎衛林立。

太子出現在太學裡,也是引得眾人側目。

大家紛紛走了出來,立在一側對扶蘇行禮。

在秦國,扶蘇不僅僅是太子,更是嬴政身邊的紅人。

大家都希望能夠巴結到大王身邊的紅人,隻要這些紅人替他們開口說一句話,他們就可以平步青雲。

文人大夫把這招數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舉薦。

扶蘇的出現,就像是親自送羊肉到他人嘴邊。

這些太學的師傅們,把扶蘇團團圍住。

太學的師傅,那都是教導律法的人。

這在秦國是規格非常高的大人物,廷尉處理問題,有時候要從這些人裡抽調部分人去陪審。

試想,在秦國秦吏的地位已經如此高了,何況教導律法的人。

這幫培養教導秦吏的人叫律史。

律史像是都長得一個樣子,穿著同樣的玄色長袍,束著秦國獨有的執法者才能佩戴的獬豸冠。

在秦國的朝堂上,主要有三種發冠。

一為武冠、二為文冠、三就是獬豸冠。

獬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上古神獸。

據說這玩意兒體型大的和牛一樣,小的如羊。

長相類似麒麟,全身布滿黝黑的皮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長有一角。

秦國的廷尉府前就立著獬豸的石像。

因為傳聞中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

所以古人就把它當做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他們都戴著這樣的發冠,一個個相貌儼敢,胡須都是統一的,黑色的山羊胡,稀稀拉拉地。

隻是這些律史們,頭發都是肉眼可見的稀少。

即便是頂著獬豸冠,掩蓋了光禿禿的發頂,可是四麵的頭發都是肉眼可見的稀少。

“太子造訪,臣等有失遠迎。”

“不妨事。我就過來看看。聽說今年學室比之過往,在軍隊裡招收了比去年多一倍人數的弟子,可有此事?”

“回稟太子,確實是這樣。”

“你們可要好好教導他們,未來他們可都要被派遣往外地。”

“太子放心。我們秦吏,首要的就是要學會何為忠,即便是遠在千裡之外,也一定時時刻刻記著,我們是為大王效命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