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無禮、無信、無義。豈能稱天下耶?”
張蒼說著,不料扶蘇壓根不為所動。
合著張蒼年輕時候是個比曆史上公子扶蘇還要還要書呆子氣的書呆子啊。
“那按照你所言。我這個太子一無是處。可是為什麼天下庶人多有稱頌誇獎我的呢。”
張蒼被噎住。
太子為秦國、為庶眾做了很多實在的事情,這是鐵打的事實。對士人張蒼來說,太子扶蘇卻接二連三犯了很多不該犯的錯誤。
他來到秦國,是因為順應天下大勢,想要幫助秦王結束戰爭,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
沒想到壓根連秦王的麵都很難見到,更不要說能在秦王麵前說上幾句話。
隻有太子願意搭理他,可是太子讓他算算術。
這都是不上台麵的功夫,他要做的是卿大夫。在朝野上指正君王的謬誤,成就一代賢能的君王,哪能是跟在太子身邊陪他玩耍的佞臣呢。
張蒼又昂起了頭,“太子此言差矣。君王為天下之主,首要的就是要用自己的德行來垂範天下。如果君王不講信譽,不重視義氣,不遵守禮儀。那天下人也會跟著效仿。”
“縱使太子給予庶眾好處,可是造就出來的也是無德之國。這無德之國,是不會長久的。臣請太子三思,改正自己的過失。”
信聽到這個張蒼這麼說,一字一句記錄下來後,就等著看扶蘇的反應了。
信從張蒼的話語之中看到了天下廣大士人群體對扶蘇的看法。
若按照聖人的標準來看,扶蘇也實在不像人君。
這麼想著,信給十七歲的扶蘇做了個評價。
太子年十七,年少老成,性沉穩,行事果敢,以民利為先。無君之威儀。
張蒼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後,這下暢快多了,他就等著死了。
以他對太子這腹黑人的了解,太子大概會笑嘻嘻送著他出門,轉手就向大王舉報揭發他。
張蒼早就看穿了眼前的這個男人。
“就這些?”扶蘇卻隻平靜地反問。
張蒼警惕地望著扶蘇,生怕他又要把自己往溝裡帶。
張蒼三思後道,“信、禮、義,此三者,乃君子必備之能。倘若太子連這都達不到,如何能稱得上是個好太子呢。”
“那君王要信、要禮、要義。這是誰提出來的標準呢。”
“自然是儒家的祖師——孔子。”
“那按照你的道理,天下的君王之所以不都是好君王,是因為他們不想做好君王。因為他們不想做好君王,所以不去踐行禮、義、信。而因為沒有做到這三樣,所以他們的國家才會衰敗?”
“是這個道理。”張蒼自信地回答著。
“來人啊,把張蒼拉出去砍了。”
灌夫本聽得雲裡霧裡,沒想到張蒼也很能說,這大道理一堆一堆的。這麼看來,太子身邊的人,就剩下我不會說。
聽到要把張蒼拉出去砍了,灌夫現場打了個顫,他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待看到太子低頭看案的動作後,又看眾人都和自己一樣的表情,他才知道自己不是幻聽。
“唯!”灌夫興奮,我又有活乾了。
張蒼本想在太子這裡躲一躲,太子應該會救他。自己還預想著此番自己要欠太子一個大人情。
可是沒想到太子竟然連這點麵刺都受不了,這就要砍了他。
張蒼流淚掩涕,對著殿中橫梁哭泣,“今雖死,不足惜。隻是可憐天下要交到太子你這樣的人手中,我為天下黎民百姓感到痛心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