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有關中的風氣,老百姓們都在黃土地上埋頭做事。
而新鄭一帶,因為水鄉多的原因,百姓們大都在水田裡卷起褲管插秧。其實古人種田,根本不是史書上寫的那樣‘精耕細作’。
他們大部分人種田,都是十分隨意地把糧食種子撒在田地裡,隻要氣候好,基本上一年不愁糧食。
在古時候,種田本就是很簡單的事情。
至於秦國西麵的羌族。他們更是灑脫簡單,春天到了,羌人騎著馬,找到一塊開闊平坦的平地,如果有羊圈牛圈,也是更好。
羌人直接騎著馬,將糧食從袋子裡漏出去,也不翻土。
當場播種完就騎馬揚長而去,隨後等到收獲的季節,看哪裡有麥子,就收取哪裡的糧食。
他們不願意在同一塊土地上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基本上一直都是追逐草地、河流過著放牧的生活。
和中原人的生活大不相同。
義渠國過去就是這樣,不過他們現在已經在秦國人的統治、改造教化之下,慢慢地學會了中原人的耕作方式,並且因為修建了房屋,分得了土地的關係,開始被迫固定在某一方土地上
幾乎沒有人意識到,伴隨著秦國的軍事擴張,各諸侯國的文明,也在被秦國吞並,有的被秦國吸納接受,有的則被秦國摒棄。
其實中國的文明,也是在這短短的十數年之間,不斷地交融彙合,熔鑄新生。
一種製度誕生的前夕,往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醞釀,積蓄,隨後才能慢慢走向成熟。
中央集權製度從秦國商鞅變法開始,就已經在萌芽了。
等到秦王政繼位,他利用韓非提出的法、術、勢,把這個迄今為止沒有好聽的名字的製度進一步完善,並且將其在現有的物質基礎上,使其發揮出前所未有的效力。
當秦國的軍旗插在各諸侯國的城池牆頭上,首先是對異國進行了政治文化的否定,其次便開始大刀闊斧、不容民眾置疑、更不允許其反抗。
和扶蘇原先預想的,根本完全不一樣。
過去秦國是忙著打仗,疏於對六國百姓的思想教化,隻是單純地占領城池,管轄治理當地。
但是現在扶蘇把那些水下的問題都撈到了水麵上。
以嬴政的個性,地方各地的實情,再加上扶蘇建議的整頓兵馬,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滅楚破齊。
這些事情都在無形中給各地的郡守縣令施加壓力,讓他們被迫在短期內完成秦國對他們的思想文化改造。
以鹹陽城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開來,整個秦國都在接受秦王政的直達命令。
他們從一道道征調令之中,感受著有著虎狼之師秦國的君王對他們進行的壓迫。
因為過去六國權貴治國,昏庸當朝,百姓大多都在黑暗裡渾水摸魚,湊合湊合過日子。
突然冒出個秦王政來,他對於治理天下有著無比強烈的欲望,而且非常霸道。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全天下的人都聽他一個人的話。
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完美主義者,高度強迫症患者,他不僅要讓民眾遵照他的意思做事,而且一定要做好。
如果一遍做不好,那就再來一遍。
如果有工程,那工程的質量更加不可以馬虎。一條馳道,如果修的不合乎規範,秦國的將士就會勒令民眾反複修建,直到修的能讓秦王滿意。
天下人本來都是在水深火熱之中渾水摸魚過日子,等到秦王政一來,不許摸魚,不許造假。
秦王對自己的要求就非常嚴格,這種對自己的要求,自然而然也降落在對他的兒子,對他的臣子身上。
幾乎沒有人能讓他感到十足的滿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