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每一個曆史事件就像是浪花一樣,一閃而空,彙入滔滔不絕的長河,向前奔湧。
齊王建是否真的昏庸?是否真的耳背?誰人又真正在意過。
曆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
在勝利者的眼中,敗了的人似乎理所應當得應該如同落潮的海水一樣,識趣得退下。
可是對失敗的人來說,每一個和他們有關的曆史事件落在他們身上,其代價卻是難以承受的。
一個曆史事件,在史家筆下不足十字;在竹簡上的長短不超過一片簡。
可是卻牽動了當時的時空下上至君王下至吏民的血與淚。
在齊國外交上失敗後,很快就要遵照齊王的命令,在齊國上下給太子扶蘇挑選一個美人送給他做賠禮。
齊王自然把這件事交給了後勝。
後勝得到命令,立刻發動軍隊,挨家挨戶搜羅美女。
這次的搜羅,整整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啊。齊王的初衷是為了讓一個女子去安撫他心目中暴戾的秦太子,以此為契幫助齊國延續更長的時間,也算是對齊國子民最好的方式了。
可是當命令下達,後勝的黨羽開著戰車,四處搜羅美女。
他們抓了不下一百人的女子,隨後一遍遍篩選,最後選了一個住在濱海的漁家女進入齊國王宮。
這個漁家女,當齊國的士兵找到他時,她還在曬魚肉。她滿身的腥臭味,穿的也是葛布衣裙。
祖上世代捕魚為生,因為沒有戰爭的原因,齊國的家庭大多都是雙親聚在。
是以這個漁家女家中祖父祖母都健在,父母雙全,同時家裡還有好幾個弟弟妹妹。
隻是人多了,並不意味著是好事。
他們的父母要從早忙碌到晚,才能勉強給六個孩子吃飽飯。就這還要應付齊國的稅。
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就落在了年長的姐姐身上。
這個漁家女,名叫予月。
她的名字也和大部分人一樣,都是取自《詩經》。她的名字則取自《國風·王風·揚之水》一篇。
詩曰: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揚之水,不流束楚。
此句是指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裡?月指代月亮,也代表溫和美好,予字是指給,也指我;
齊國的將士見到她時,她正在幫家裡人洗曬衣服。一身淡黃色長裙,烏黑的頭發幾乎和腰一樣齊。她的腰肢非常細軟,衣服用麻繩係著。
身上沒有金玉這些配飾,可是她弟弟妹妹們用在海邊撿起的海螺和貝殼串起來,給她的姐姐做成掛飾,時常係在她的腰間。
微風吹拂的時候,她腰間的海螺就會被風吹出好聽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