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輕鈔重錢(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4886 字 9個月前

“家中有田有地,人還在南京打工做事的應該能吃上這魚和菜,那牛肉是萬萬吃不到的,不過殿下您做的還挺好吃,比鬆江府的大廚做的還好吃。”

楊展一邊吃,一邊解釋,還不忘拍馬屁。

朱高煦聽後卻也沒有高興,而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算是了解了江南一帶百姓的生活。

倒是王瑄聞言搖頭道:“那是江南,若是北方和西南,吃的自然不可能這麼豐盛。”

“我在雲南時,遷移過去的漢民尚且能吃個白菜,當地的土蠻則是一份糙米飯配著點野菜和水便吃了。”

“那確實過的不太行……”聽著王瑄的話,朱高煦不免慶幸自己穿越到了老朱家。

如果自己穿越到西南的少民身上,那恐怕真要過上王瑄口中的生活了。

“明日起你們二人照之前一樣學習武藝,練完再出門買菜。”

朱高煦交代了一聲,然後就起身回到了書房。

到了書房裡,他瞧見了桌上的錢鈔,然後又拿著錢鈔走出來丟給楊展:“今後就你來管錢了。”

“這麼多?!”楊展接過價值三十貫的錢鈔,臉上樂嗬嗬的。

不過他高興之後還是拿著寶鈔提醒道:“殿下,這鈔有可能花不出去啊。”

“花不出去?”朱高煦皺了一下眉,楊展也解釋道:

“這寶鈔在其它地方還好,但在南直隸和江西、閩浙等地怕是有些難花。”

楊展先回答了朱高煦,緊接著又具體解釋了起來。

大明寶鈔自從發行以來,儘管朱元璋規定一貫鈔可折算成白銀一兩、或銅錢一千,但不幸的是從洪武八年大明中央銀行卯足了勁發行寶鈔開始,寶鈔就陷入了不斷貶值的死循環。

儘管朱元璋自己也在中途出行過一些回收破損寶鈔的政策,但寶鈔回收的數量遠遠比不上發行的數量,這就導致了這玩意沒有太多信用。

到了眼下,一貫寶鈔硬要花,那也能花出去,但眼下一貫錢可以買四石米,而用寶鈔購買,卻要四貫。

也就是說,這二十貫寶鈔,換算成錢,頂多隻能算五六貫。

“懂了……”朱高煦無奈的點了點頭,覺得有些頭疼。

實際上,伴隨著大量金銀被古代貴族埋入土地,加上洪武年間的銅還要用於製作火器,因此明初一開始就陷入了錢荒的問題。

朱高煦記得不錯的話,如果明朝運營好這個缺點,那完全可以進入紙幣時代。

但問題在於,這種經濟問題就是放到後世也很難解決,因為這種紙幣的真正價值在於它背後必須有按照一定比率現實存在的稀有金屬貨幣或存糧作為紙幣的價值擔保,也就是它的準備金。

可問題是明代沒有那麼多準備金,所以想要運行寶鈔這個製度是很困難的。

朱元璋這邊瘋狂印鈔,那邊卻隻換不收,湧入市場的寶鈔變多了,而生產出來的東西還是那麼點,那這套製度自然要崩潰。

朱高煦不能以後世的經濟標準來要求朱元璋,況且朱高煦也覺得朱元璋應該知道寶鈔濫發的結果。

可問題在於,大明沒有足夠的金屬來做準備金,所以這套製度,本身就是收割民間大量中產階級的製度。

“帝王啊……”

朱高煦歎了一口氣,轉身回到了書房裡開始研讀徐達留下來的兵書。

儘管徐達的兵書有些粗糙,期間還有徐達對自己指揮過戰事的一些吹壘,但對於朱高煦來說,它確實算是一個不錯的讀物。

朱高煦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兵書的內容之中,他很清楚隻有學懂帶兵打仗,他才能在今後更好的保全自己。

在他學習的同時,紫禁城中的那一位也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