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白溝河之戰,李景隆指揮得當,幾次差點讓自家便宜老爹領盒飯。
如果不是曆史上的朱高煦打了雞血,披著九十斤重的雙甲,帶著本部孤軍衝陣,同時陣斬當時大明猛將的瞿能,估計靖難之役已經平定了。
正因為如此,朱高煦才一直擔心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前身。
如果他不能如曆史上的朱高煦一般,披著九十斤雙甲,帶著本部鑿穿十數萬南軍,將朱棣救出來,那靖難之役,恐怕就要變成建文平叛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瞧著李景隆的眼神都帶著幾絲同情。
在開國六國公已死,最能打的宋晟還不能上場的局麵下,李景隆居然去對陣當時大明最能打的朱棣,結果沒打贏還被文官描述成了一個草包和背鍋俠,這位曹國公啊……
“嗯?”李景隆瞧著眼前朱高煦的眼神,總感覺有什麼不對。
“敢問國公,是現在就考校嗎?”
察覺李景隆的眼神變化,朱高煦立馬收回眼中的同情,畢恭畢敬的詢問李景隆考校過程。
對此,李景隆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直接拿出一張考卷:
“這是陛下為殿下您出的考卷,應答過後,請殿下再回答我一個策題便可。”
說罷,李景隆將考卷遞出,而朱高煦也雙手接過,打開後簡單看了看。
老朱出的考卷大概有三十來題,從軍糧儲備到行軍消耗,再到行軍路上的塘騎、步塘使用,營壘布置,以及兩軍對壘如何針對敵軍布陣,如何以步擊騎,如何安撫將士等等題目。
可以說,老朱的這三十來題專門用來應對中下層將領。
但凡能把這三十來題回答出結果,並且實戰中儘數使用上,那答題者最少能獨領一衛兵馬。
“這麼看來,我這皇爺爺倒是對我的起點估判很高……”
望著這份考卷,朱高煦心裡有了幾分底。
朱元璋這樣的人不會無故放矢,他既然出這樣的題,那看樣子已經認為自己擁有鎮守一方的潛力。
如果自己能把這份考卷答好,那或許能趕在年底前返回北方,與自家便宜老爹鎮守邊塞。
想到這裡,朱高煦側過身去,伸出手請道:“曹國公正廳稍坐片刻,待我在書房中回答完便出來。”
“好”李景隆微微頜首,向正廳走去,並隨之坐下。
楊展和王瑄慌忙燒水備茶,而朱高煦則是去了書房,在裡麵不緊不慢的研磨,同時備好一張張白紙作為答卷。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朱高煦很快沉浸在答題的世界中,同時為了不給朱元璋留下曾經朱高煦粗鄙的念頭,他在每次下筆前都深思熟慮,儘量不在卷麵留下一點汙墨。
另外,由於他前世就寫的一手好字,來到這個世界四個多月也撿起了毛筆字練習,雖然不敢說能和舞文弄墨的舉子相比,但字體也算周正。
朱元璋所出考題,被他一一解答,等他徹底解答完三十二題後,他鬆了一口氣,同時扭了扭發酸的右手腕。
“呼……”
吹了吹最後一題回答的墨跡,朱高煦等了片刻便整理了它們,起身走出了書房。
他看了一眼屋外,相比較他進書房前,眼下的太陽已經接近直射,看樣子已經午時了。
“曹國公,小子已經答完,請閱卷。”
朱高煦的走出沒有讓眾人驚訝,不過他的這份從容倒是讓李景隆對他有些刮目相看。
“嗬嗬……陛下說了,他要親自閱卷。”李景隆起身接過了所有卷章,沒有多看一眼。
他將卷章交給了宮中的太監,隨後才作揖道:
“殿下,陛下還留有最後的一題,這題不用書寫,隻要殿下說出,讓宮中公公代筆便可。”
李景隆說著,那名接過卷章的太監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而他的麵前已經被楊展和王瑄擺放了一張桌子,上麵備上了紙筆硯墨。
朱高煦瞥了一眼,隨後不緊不慢的抬手作揖:“敢問曹國公,皇祖父出的策題是……”
見朱高煦從容不迫的模樣,李景隆對其更為欣賞,同時也告訴了朱高煦策題的題目:
“陛下給出的策題是……削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