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子嗣,但馮勝的女兒和侄子、侄女、侄孫女卻都與朱家有著不淺的關係。
馮勝的兩個女兒,分彆嫁給了鄭國公常茂(常遇春子),以及周王朱橚,而他的侄女嫁給了已經病逝的沐英,生下了如今的西平侯沐春,他的侄孫女則是嫁給了韓王朱鬆。
換而言之,馮勝的兩個女婿分彆是常茂、朱橚,侄外孫和侄外孫女婿分彆是沐春和韓鬆。
儘管女婿常茂已經去世,而常家也被卷入藍玉案被削爵,但馮家的勢力依舊在。
朱高煦被人安排在前院的倒座房休息,而在這裡,他也能感受到宋國公府內的家丁素質。
他們雖然無甲,但素質與隔日一練的羽林左衛相比並不差,巡夜頗有章法。
朱高煦來前打聽過,與傅友德降將的身份相比,馮氏的背景也並不差。
馮勝與其兄馮國用在元末就是一方豪強,遭遇戰亂後結寨自保。
彼時朱元璋手中兵馬不過數千,而馮家兄弟卻率數百人投奔朱元璋,說是原始股也不為過。
不僅如此,馮勝兄長馮國用還建議朱元璋攻打集寧(南京)來作為都城,後來朱元璋也聽了他的建議。
看上去,馮氏兄弟對朱元璋確實是忠心耿耿,但糟糕的事情就在於,他們在投奔朱元璋前已經有了自己的人馬,並且在朱元璋奇襲橫山澗後,馮氏兄弟手下的數百人也得到了升官。
這些人在日後有的戰死,有的存活下來,得到升官,掌握更多兵馬。
這樣的局麵,直到馮國用去世後才驚醒了朱元璋。
馮國用曾經的部下已經身居高位,他們的兵馬儼然成為了馮氏兄弟的部曲。
這樣的情況,還是朱元璋所遇到的頭一例。
他將馮國用的部曲交給了馮勝,實際上他也知道自己指揮不動這支部曲。
在之後的日子裡,朱高煦不知道朱元璋是怎麼做的,總之馮氏兄弟的部曲最後四散,留下來的隻有大明兵卒。
原本朱元璋已經對馮勝放心了,但是朱高煦那個好五叔卻私下從開封跑到了鳳陽,並在那裡私下麵見了馮勝。
馮勝的姻親勢力已經遍布中原、雲南、西北等地,如果朱橚有意在朱元璋百年之後自立,那恐怕後果會比晉王朱棡加傅友德的威脅還大。
“明初的局勢,比我想的還要複雜……”
朱高煦看著戒備森嚴的宋國公府,心裡感歎之餘,也不免暗罵自家的那群好叔叔。
如果他們安分守己,那即便勳貴和藩王的姻親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集體,朱元璋恐怕也不會動手。
結果他們大多數不僅殘暴,還偏偏人也不安分。
到最後,他們一個沒死,與他們姻親的勳貴倒是死了一大批。
朱高煦了解了一下,與藩王及郡王結親的勳貴之中,僅有徐達、吳良、湯和等寥寥幾人算是善終,其餘諸如藍玉、曹興等人都被卷入了藍玉案中,自己被殺,子嗣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
這其中除了藍玉是因為直接擋了朱允炆的路外,其它都是因為朱高煦的那群好叔叔。
“好在我對他們沒什麼感情……”
朱高煦望著黑夜中的宋國公府,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輕蔑。,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