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悶聲做事(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2772 字 9個月前

望著那篇削藩論,朱允炆臉露出輕嘲。

“有才又如何?還不是一個臣子之輩。”

“轟隆!!!”

就在朱允炆輕嘲朱高煦的時候,在一片冰天雪地的山林之中也爆發了沉悶的爆炸聲。

隻是對於這爆炸聲,山中一個石堡的許多人已經習以為常,此刻他們更關注的,是正在拿著一根鐵棍的高大男人。

“這炸礦的聲音還挺大的……”

拿著手中鐵棍,朱高煦向一旁的亦失哈調侃著,隨後又將目光放到了這鐵棍。

這鐵棍四尺長,約拇指粗細,內裡被人用不知名的工具鑽出了一個孔。

這樣的鍛鐵空心棍,旁人或許不知道能用來乾什麼,但朱高煦可是清楚得很,因為這玩意就是他讓人弄出來的。

“走,去裡麵說。”

抓著鍛鐵空心輥,朱高煦帶著亦失哈與石堡的百戶官走進了一處簡陋的木屋之中。

他們進了木屋後,跟隨而來的林粟就讓人把木屋包圍起來,勒令所有人不得接近十步。

做好這一切,他才走進了木屋之中。

在進入木屋後,他便默不作聲的走到了朱高煦身旁,朱高煦則是拿著這鐵棍詢問麵前的百戶官:

“孟章,你是戌字百戶的老兄弟了,所以我才將這事情交給你做。”

“你現在告訴我,這鍛鐵的空心棍,到底能不能作為火銃來使。”

孟章,作為戌字百戶之中的老兄弟,朱高煦委派他來到著煉鐵石堡,在這裡監督煉鐵和秘密製造火藥。

月前,朱高煦又讓人送了一張圖紙給他,讓他按照圖紙的東西弄出鍛鐵的空心鐵管,也就是此時朱高煦手中的東西。

今日朱高煦來著煉鐵石堡,想知道的就是這鍛鐵空心鐵管到底能不能用。

對此,孟章也沒讓他失望,自信滿滿的作揖道:

“殿下,俺是按照您給的那圖紙製造的木車床,也是用這木車床弄出的這鍛鐵空心棍子。”

“俺問過弄出這棍子的鐵匠,他說這東西比銅銃管用太多,雖然俺沒試過,但肯定能用。”

“能用就好!”朱高煦拿起了那鍛鐵槍管,隻覺得它十分滾燙。

大批量製作火繩槍,這種事情朱高煦做不到,但這不代表他就要坐以待斃,等到能做到再去做。

儘管火繩槍還沒被朱高煦設計出來,但他知道火繩槍最耗時的東西是什麼。

無他,無非就是槍管罷了。

在工業革命以前,槍管一直都是火器之中最費時費力而需求最大的火器材料。

朱高煦製造不了火器,但他可以先製作足夠強度的槍管備用,到時候隻要解決火藥倉和擊發問題,他就能立馬用熟鐵熱鍛的技術將槍管和其它零件組裝起來,在最短的時間裡拉出一批可以戰場的火繩槍。

明代中後期的火繩槍槍管,簡單說就是熟鐵熱鍛,拿熟鐵皮通過種種方式敲成有孔的長棍,接口處熱焊,再在預定位置鑽點火孔,然後再處理一遍內膛到合規大小,最後用螺絲構造封死槍管尾部。

在明代中後期,漢人就已經發明出了腳踏式車床和立式車床來鑽銃管。

如今的朱高煦,不過是提前一百多年把這東西帶到這個時代罷了。

不得不說,這兩種車床確實好用,所鑽出的鍛鐵槍管可以說十分完美。

這槍管,比朱高煦前世去一些明清火器的博物館看到的火繩槍管還要好,可見明初鍛鐵技術有多麼成熟,工匠用料又有多麼紮實。

“這槍管製作一根需要多久?耗費多少?”

朱高煦一邊觀摩槍管,一邊詢問孟章,對此孟章也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用立式車床的話,三個人配合隻需要三天就能弄出一根來,而且這活簡單,就是隨便拉三個人來回拉動,也能在三天鑽出一根。”

“這根槍管也隻是三個師傅用了三天弄出來的,鐵料咱們自己開鐵礦不要錢,所以隻算師傅的工錢,成本也就一百五十文一根。”

“不過如果按照關內采買鐵料,雇傭工匠的價格來算,這一根槍管起碼得四百文錢。”

朱高煦搞基建的好處開始體現了,一根槍管一百五十文的價格,足夠他一直生產下去。

如果沒有鐵礦,那他就得花錢買鐵料來製造槍管,這一來一去價格翻了兩倍不止。

另外讓他詫異的是鑽槍管的速度,要知道他前世明明記得網說明清時期一根槍管需要一個月才能弄出來,怎麼到了這裡就隻需要三天了?

不過他仔細想了想,倒也覺得不奇怪。

有的東西看去需要二十幾天,但實際弄完也就半天的事情,例如朱高煦前世單位的一些材料。

隻要減去部分不必要的流程,生產力和行動力想不提高都困難。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就不再糾結,而是繼續追問道:“火藥的生產如何?”

“每日開礦消耗不少,眼下每個月能存四百多斤,現在火藥庫裡存了一千六百多斤,若是增添二十個人,每個月或許能弄出五千斤。”

孟章壓低了聲音,顯然他也知道渤海軍私下製作火藥是違反律法的事情,但他依舊願意為朱高煦製作火藥。

他的話讓朱高煦精神一振,繼而轉頭看向亦失哈:“調二百個女真健婦給孟章……”

說著,他又看向孟章,遞過去手中的槍管,同時交代:“二十個人製作火藥,剩下的人都用來製作槍管。”

朱高煦心算了一下,一百八十個人差不多每個月能製作出六百槍管,一年就是七千多。

眼下即將進入洪武二十九年,老朱又是洪武三十一年五月離世,十二月朱允炆開始監視自家老爹,次年七月靖難之役爆發……

如果隻算到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自己現在還有三十五到三十六個月的時間,哪怕隻算三十五個月,也能弄出兩萬多根槍管。

“兩萬多……”朱高煦呢喃著這數目,他並不確定自己在靖難之役中能拉出多少軍隊。

至少從眼下來看,哪怕他整合了投靠自己的六十九部,麾下兵馬也不太可能超過三萬。

兩萬的火繩槍,足夠將裝備這三萬人了,畢竟他不可能全軍火繩槍。

在線膛槍還未出現的時代,騎兵和重步兵在戰場的統治力依舊存在。

必須有足夠的長槍兵和騎兵,朱高煦才能發揮出火器的威力。

想到這裡,朱高煦心頭癢癢,因為他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擊敗南兵,首要的就是有足夠的大威力火炮。

鑄造火炮,他已經有了人手,就是他當初從南京城物色而來的鐘匠。

在十九世紀以前,鑄造火炮和鑄鐘的辦法和方式沒有太大區彆,能鑄造多大的鐘,也就能鑄造多大的火炮。

朱高煦物色而來的鐘匠隻需要經過幾次實驗,就能製造出他所需要的火炮。

但眼下的問題在於,火器不比火銃。

朱高煦弄出槍管,旁人或許還看不出那是什麼,但火炮卻能一眼看出。

現在朱高煦沒辦法確定除他們四人外的其他人是不是錦衣衛,但凡有一個錦衣衛看到火炮,那他就得麵對老朱的嚴厲追責了。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一拖再拖,甚至連火炮泥模都不敢讓人製作,生怕泄露了消息。

可如今不一樣了,隻要明年開春後鬆花江流域被渤海軍掌控,那朱高煦完全可以在下遊任何一個地方修建一處石堡,並選出一隊自己信得過的兵馬駐紮,進而研究合適模數的火炮。

隻要研究成功,立馬銷毀火炮,隨後按照比例製造足夠多的火炮泥模。

等老朱離開,幾個月的時間足夠自己鍛造百門火炮來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念頭通達間,朱高煦對林粟、亦失哈和孟章分彆交代道:

“眼下我能信任的人不多,除了你們以外,我還能信任的人就隻有傅讓。”

“這軍中有旁人的眼線,我們做的事情如果被他們知道,那必然會被奏我爺爺。”

“我要你們在軍中選五十個信得過的兄弟,最好在開春前選出來。”

朱高煦從未如此認真的與亦失哈他們交代一件事,聞言的他們也反應了過來,自家殿下恐怕想要做一些不得了的事情。

不過他們並未往造反去想,隻當是朱高煦要做一些違反律法的事情,因此他們紛紛作揖:“請殿下放心。”

作揖起身,作為常年行走宮中的人,亦失哈不假思索的建議道:

“殿下,其實最好的人選就是俘虜而來的女真人,尤其是不會說官話的女真人。”

“我也知道,可你能確保他們會聽話,不會被收買嗎?”朱高煦有自己的擔心,但亦失哈卻想了想道:

“女真之中也有平常女真人聽不懂的話,如果殿下願意,可以讓嫌真部的弗達哈他們從更東邊帶來一些兀狄哈野人。”

“如果用這些兀狄哈野人來做事,即便是精通女真語的間客也不能收買他們。”

“好!”朱高煦頷首,看著亦失哈道:“這事情交給你去辦,最好帶多些人來,避免日後被人摻沙子。”

“殿下放心,奴婢不日就能將此事定案!”亦失哈恭敬作揖。

見狀,朱高煦也安心不少,心中對於推動火器研究的想法愈發濃重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