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鄭和回國(1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2208 字 7個月前

第347章 鄭和回國

“轟轟轟——”

永樂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伴隨著禮炮聲在南京城江東門外碼頭作響,曆經兩年而返的下西洋艦隊終於返回南京。

由於出海太久,所有戰船和馬船均要前往江南各處船廠接受檢修,所以抵達南京的僅有五十艘寶船。

南下時,艦隊滿載貨物,而它們回歸時,也滿載著貨物回歸。

當寶船停入船舶位,船梯很快被放下,碼頭上人山人海的歡呼聲讓甲板上的兵卒們十分激動。

過去的兩年,他們南下經曆了安南戰事、舊港戰事,深入叢林之中,許多戰友都因為疾病而離開了他們。

如今他們終於返回了南京,總算可以放鬆一段時間了。

他們不知道自己下次下西洋是什麼時候,但隻要朝廷需要,他們會義不容辭的上船南下。

“臣,下西洋正使鄭和,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碼頭之上,身穿鬥牛服的鄭和作揖下跪行禮,華蓋傘下的朱棣上前扶住了他:“俺這兩年都在等你的好消息,你送到武英殿的一些財貨奏疏俺都沒看,就等著你和俺親自彙報。”

僅香料來說,鄭和滿載十二船胡椒、沉香、龍腦、檀香、薔薇水、龍涎香等香料,樹種和木料則是有老撾紅酸枝木,南洋移植的印度紫檀等。

倒不是覺得這群國家古怪,而是覺得這事情古怪。

其中最為高興的,恐怕就是戶部尚書郭資了。

“臣此次出使南洋,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滿剌加、彭亨、大泥、滿者伯夷、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麵,龍涎嶼,翠蘭嶼等二十二個屬國,招撫了三十二個土司。”

至於紅寶石、藍寶石、珊瑚、珍珠、黃金等等珍貴東西更是不用多說。

“眼下這些國家的國王、使臣及土官都在船上,請問陛下何時可以召見他們。”

王彥唱禮,很快隊伍便散開,在京騎兵護送朱棣他們上了大輅、金輅,整支隊伍開始向皇宮返程。

“大古剌的土官以潑的那浪擔任大古剌宣撫使,底馬撒的土官臘罔帕為底馬撒宣撫使,張早等人為小古剌等地土官也各自擔任長官使。”

如果他沒記錯,這事情明明是朱棣手拿把掐處理的,現在卻成了自己的事情。

“對!”朱棣也驕傲挺起胸膛,同時對朱高煦吩咐道:“老二,招待各國使臣和土官們的宴會你準備,告訴俺時間就行。”

在眼下的江南,胡椒價格在每斤十幾貫,但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價格,主要還是因為其稀缺性。

不出意外,朱棣估計已經在算著北征所需錢糧了。

朱高煦在心底小聲嘀咕,隨後才開口說道:“這樣吧,在當地設宣撫使司二處,長官司五處。”

要是硬要把三宣六慰的那些也算上,那大明屬國恐怕不低於一百。

現在鄭和帶回一百萬斤胡椒,可以說整個南京城每個人都能分到手兩斤,那這玩意還能值錢才奇怪了。

“大古剌、底馬撒二處地域廣大,各置宣撫司。”

瞧著他的樣子,朱高煦都能猜到朱棣現在打著什麼算盤。

朱高煦還在盤算怎麼解決這批胡椒,身後的不少官員卻麵麵相覷,顯然沒料到鄭和居然能帶回那麼多東西。

鄭和難掩激動,朱棣也目露精光。

“這群土邦以前從來不和中原交往,現在聽朝廷說要有恩於民,並且還要收拾八百大甸,因此都願歸屬,請求朝廷派官統理。”

金輅上,聽著亦失哈的解釋,朱高煦心裡覺得古怪。

“這還隻是開始。”

“以臣估計,此次所獲數千萬,光是帶回的胡椒便有一百萬斤!”

去年遼東十萬學子的畢業,以及四川新政的準備,還有西南要務,南洋、西北等各類事情等著他處理。

有了這批貨物,光賣胡椒,戶部也能存錢上千萬貫了。

朱棣在大輅上與鄭和討論著下南洋路上的趣事,以及南洋和北邊的有何不同,場麵熱鬨。

相較於他們,朱高煦的事情就比較多了。

鄭和沒有放過這個為朱棣賺取臉麵的機會,當著朱高煦以及六部、六府、都察院等數百官員的麵,他開始誦讀起了此次南下所獲。

除了這些,還有苦瓜、榴蓮等水果蔬菜的種子也被鄭和帶回。

二人還在激動,旁邊的朱高煦卻自信一笑:“天朝的朝貢體係,自然是要讓四夷賓服入貢!”

“陛下,這是臣此次出使南洋所獲,現在為您誦讀。”

“陛下請放心!”朱高煦不會放過這個展示拳頭的機會。

毫無疑問,他們將中華朝貢體係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如果加上東邊的朝鮮和日本、琉球,以及西邊的東察合台汗國,那現在的大明已經有了二十六個屬國。

“小古剌、茶山、底板、孟倫、八家塔各置長官司。”

“等著吧,過些日子我也給自己放幾天假。”

“告訴他們,每年需要給朝廷繳玉石、白銀、黃金等物為土賦,朝廷則是會派遣流官,攜帶吏員、工匠去為他們改善當地環境,讓他們的孩子獲得知識。”

“擺駕回宮!”

鄭和激動說著,朱棣也激動地直捋胡子,唯有朱高煦一臉汗顏。

“陛下,如今還是先回宮吧。”朱高煦與朱棣說著,朱棣也高興的捋了捋胡子:“好好好,先回宮。”

這批胡椒,得分散來賣才行,不然一次收獲就夠江南胡椒價格打到地上起不來。

“大古剌土官派人上奏說他們有七個鄰邦,即小古剌、底馬撒、茶山、底板、孟倫及八家塔。”

“一旦他們遭受了什麼天災人禍,朝廷也會出兵出糧幫助他們,不過首要還是修建一條驛道通往他們的城邦。”

朱高煦說到這裡,不忘詢問道:“王瑄帶兵去平八百大甸如何了?”

“他剛剛從蠻莫返回隴川,如今還在召集三宣六慰的各地兵馬,估計四月初才能南下平叛。”

亦失哈解釋著,朱高煦也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

他的八字胡微微上翹,向兩側生長,平添幾分威武。

“西南的事情急不了,得一點點來,慢慢吃透。”

“曹國公、黔國公他們平定土司進展如何?”

朱高煦詢問起了前些日子西南瑤苗叛亂,李景隆與沐春平叛的事情。

對此亦失哈笑道:“半個月前已經結束,破苗瑤寨堡二十六座,遷徙苗瑤土民四萬七千餘人進入四川、湖廣等地。”

“這些年外遷土民應該有五六十萬了吧?”朱高煦聽到僅是幾個月,一戰就遷徙那麼多土民外出,不免有些感歎。

“接近七十萬口了。”亦失哈說著西南的情況,這讓朱高煦有些唏噓。

前世他去西南旅遊,對雲貴等地少數民族接觸較多,如果沒有土司,單純治理的話,其實他們與漢人也沒什麼區彆。

說起來,隻要吏治清明,他們在朝廷管理下,反倒比在土司手下生活好些。

想要漢化西南,必須要將西南那盤踞數百乃至千年的大小土司紛紛拔除才行。

“太學學子入學情況如何了?”

朱高煦詢問起了太學,而他已經三個月沒去太學了。

太學的教材他已經在去年編寫完畢,並且大概與學子們講述了內容。

第一批的太學學子已經自學完畢,並開始手把手的交代第二批學子。

他們學的很粗糙,可朱高煦也沒辦法,他沒有太多時間放在太學。

他現在想的是先把大概的知識交給他們,然後自己安心治理朝政。

等有一天自己真的想退下去了,到時候自己再去太學教習也可以。

“今年入學八百七十六人,為曆屆最多,都是甲等成績入學的。”

亦失哈感歎著這批學子的不容易,畢竟是從十萬學子中殺出的八百多人,他們的學習能力毋庸置疑。

“太學送來的高壓鍋我看了,杜仲膠不耐熱,不過用來製作火炮的輪胎倒是不錯。”

朱高煦提到了一個名詞杜仲膠,而這個杜仲膠是大明的特產,可以通過杜仲樹來獲取。

除木質外,杜仲樹的葉、根、皮、種子都含有杜仲膠。

因此,朱高煦當初與太學的學子們提了一嘴,希望他們來試試看,是否能用天然杜仲膠來加強高壓鍋的密封性。

不過經過試驗,杜仲膠雖然具有橡塑的二重性,並且擁有絕緣性,耐水、耐腐蝕等優點,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