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1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2738 字 7個月前

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

“日本的幕府不過三天就被滅亡了嗎?”

海浪拍打間,一座濱海城池的馬道上,身穿大明郡王服飾的四旬男子麵容惆悵。

朝鮮被倭寇騷擾的曆史由來已久,早在高麗時期就已經開始,正因如此,高麗才會參加了兩次元日戰爭。

然而兩次元日戰爭並未取得勝利,反而使高麗損失慘重,兩國關係也高度惡化。

儘管從一百年前開始,兩方關係逐漸化凍,但隨著日本進入南北朝,高麗沿海的倭寇數量也急劇增加,到朝鮮時期更是泛濫。

正因如此,當初大明組建平倭水師的時候,即便朝鮮君臣不願意,但還是同意了平倭水師在朝鮮近海平倭的事情。

自洪武二十七年開始,騷擾了朝鮮半島近二百年的倭寇開始漸漸銷聲匿跡,而這一切基本都是平倭水師和後來大明海軍的功勞。

尤其是足利義滿向大明稱臣後,沿海倭寇更是成為了傳說。

因此,當明日外交關係惡化後,作為朝鮮國王的李芳遠高度關注,甚至親自來到釜山,以“為天軍運送補給”的名義打探明日戰事進度。

他永遠忘不了那被炮彈打得四分五裂的屍體,尤其是被視為國之重器的騎兵。

“要對昆侖洲投入嗎?”李種善詫異開口,畢竟昨日的李芳遠還不同意派遣力量前往萬裡之外的昆侖洲,如今怎麼突然同意了,是因為遭受到了日本的刺激嗎?

對此李芳遠在釜山城的馬道上走動,背負雙手,一邊走一邊說:

因為他的種種性格和行事,所以他成為了開拓昆侖的最合適人選。

李芳遠沒有點名和誰做貿易,但門樓之內眾人都十分清楚。

他很清楚,固步自封隻會被取代,當下朝鮮沒有了敵人,武備嚴重鬆弛。

對於隻有三四百萬人口的朝鮮來說,十幾萬貫銅錢就足夠緩解國內錢荒了。

一旦朝鮮武備鬆弛、內政紛亂的現象暴露出來,即便當下的朱棣和朱高煦不想搭理朝鮮,卻也難保大明後世君王不會對朝鮮感興趣。

“臣禮曹佐郎權向善,參見殿下,殿下千歲!”

“以往還可以與日本貿易,轉手將商品販賣給天朝,從而獲取所需的物資,現在國中的錢荒問題卻日益嚴重,如果沒有外來的金銀銅鐵,那遲早有一天會發生大問題。”

李芳遠吩咐一句,便走到了不遠處的城門樓內休息。

正因如此,大明的遠洋貿易如火如荼進行之後,受其影響最深的朝鮮自然會跟著效仿。

隻是明日戰事的進度遠超他的想象,從開戰到結束不過用時四天,從日本內亂爆發到南北兩脈天皇銷聲匿跡,大明開設屬國館也不過才區區三個月。

“殿下,現在我們該怎麼做?”

“權近半個月前病逝,天朝的皇帝與太子殿下都對他十分青睞,借助這個機會入朝,同時與太子殿下談一談昆侖洲的事情吧。”

“用黃金來做貿易,然後帶過國內,你覺得可行嗎?”

站在李芳遠的身旁,禮曹的官員李種善小心翼翼的詢問。

李種善聞言,當下回禮,而後派人召來了下西洋的朝鮮官船使臣權向善。

波斯之戰中,權向善雖然沒有跟隨明軍上戰場,但卻會在戰後去觀摩戰場。

隻要保證銅錢不會繼續外流大明,朝鮮的錢荒可以在未來二十幾年內徹底結束。

“我國地寡人多,又不產金銀銅鐵,各種物資都需要從天朝獲得。”

如此精銳的軍隊,都被大明海軍以少打多給擊敗,那毫無退讓空間,三麵環海的朝鮮一旦惹出事情,恐怕是神仙難救。

“沒有問題,隻要足夠恭順。”

“回殿下,是真的,臣親眼所見。”權向善也知道朝鮮現在的困局,如果能從昆侖獲取足夠的黃金,並將其通過貿易轉化為銅錢,那就能極大的緩解當下的錢荒問題。

“海軍如此,陸軍更甚……”

他年紀二十七八,十分年輕,因此即便葬身海外,李芳遠也不心疼。

他應該慶幸自己為了獲得大明承認,將軍隊從東海府撤軍,不然兩邊一旦發生衝突,朝鮮恐怕會在很短的時間之中慘遭覆滅。

保持一定的武力和利用價值,才是朝鮮的生存之道。

“寡人要擢升你為昆侖節度使,準許你從國中選鋒六百人,取庫金五十兩,銀五百兩,前往昆侖洲開采金礦。”

權向善走入城門樓後便山呼千歲,李芳遠見狀沒有遮掩,而是直接詢問他:“昆侖洲的金礦,是真的嗎?”

“你讓權向善來見寡人。”

換做之前,權向善的這種話一定會被李芳遠厭惡,可如今幕府戰敗的消息傳來,這話反倒是讓李芳遠重視了起來。

“趁著各國還沒有出手,我們先一步前往天朝,這次要訂購足夠多的官船,然後在昆侖洲開采金銀礦。”

與一些小國不同,當下的大明簡直就是東亞的風向標,各國的許多政策都照搬或效仿大明的政策,就連服飾也有所相似。

帖木兒帝國雖然也人口不過千餘萬,但他們能拉出的軍隊卻比朝鮮善戰,並且更為精銳。

“臣曾經見識過天朝對帖木兒國交戰的場景,即便數萬騎兵,也奈何不了天朝兩萬海軍。”

眺望大海,李芳遠也沒有著急回答,而是等待片刻後才說道:

作為隨行下西洋的朝鮮使臣,禮曹的權向善是李芳遠挑選出來的合格人選。

李芳遠心情沉重,不由得想到了當初的東海府之爭。

這麼短的時間裡,人口千萬的日本就被大明解決,如果大明要武力征服朝鮮,那朝鮮又能抵擋多久呢?

同時,他為人比較剛正,所以也不會去做些雞鳴狗盜的事情,讓人放心。

李芳遠準備組織一支不小的艦隊前往昆侖洲開采金礦,不過在此之前,他還需要仔細詢問朝鮮官船的使臣,昆侖洲開采金礦是否可行。

“臣,領教謝恩!”

麵對李芳遠的擢升,權向善沒有拒絕的理由,由於國力不強盛,這已經是李芳遠能拿得出的最大手筆了。

“過幾日你和李參知出使南京,要好好謀劃官船,國庫還有十萬貫可供你們使用,現在可以退下了。”

“是,臣告退……”

李芳遠吩咐過後,便讓李種善帶著權向善退下了。

儘管他的出手很寒酸,但作為被大明和日本夾在一起還沒有產出的國家,李芳遠已經給出自己能給出的最大支持了。

相較於金銀貧乏的朝鮮,日本和大明能拿出的手筆就大得多了……

“噔!噔!噔……”

冬月,當木槌聲在熱鬨的工場中回響,南京江東門外不遠處的龍江船廠卻熱火朝天。

即便已經是寒冬,可龍江船廠內人頭攢動,一些從遼東、雲貴、琉球拉來的木料,一船船地在碼頭卸載。

相比較十七年前,此時的龍江船廠規模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

十個五千料以上的超大型船塢,二十個三千料的大型船塢,以及五十個兩千料以上的普通型船塢,在職船工四千七百餘人。

每年從這裡下水的戰船和馬船,往少說都有二百艘,而這隻是當下大明七大造船廠之首。

除了這裡,還有杭州、鬆江、福州、泉州、登州、定遼等七個大型造船廠。

當然,並非每個造船廠都能獲得大量訂單,龍江這種老牌船廠依舊是大部分商人的首選。

“乾得不錯,日本國內得知他們口中所謂天皇死後,有沒有什麼波動?”

站在一座超大型船塢麵前,朱高煦看著手中的情報,點頭之餘忍不住詢問起來。

“回殿下……”胡綸接回情報,畢恭畢敬的解釋道:

“關西和關東的各國都表現得十分激動,並決意要查出凶手。”

“由於兩脈都死在了京畿之地,關西和關東的各國守護都不太待見引發這場戰事的足利家族。”

“如果不是平江侯他們還在京都駐紮,恐怕關西和關東已經要和幕府刀兵相見了。”

“不過即便有著平江侯他們坐鎮,各國守護還是要求尋找天皇一脈的血脈,並不想讓足利義嗣以養子的身份,用外家血脈繼承天皇的大位。”

“平江侯按照您的吩咐,隱晦提醒了足利義嗣。”

“一個月前,他以養子身份即位天皇,但也昭告各國,認為自己是外家血脈,不能稱天皇,隻能稱天王。”

“一旦各國找尋到真正的天皇血脈,他會奉天皇血脈為天皇,絕對不會貪戀這個位置。”

胡綸解釋完後,不由詢問道:“殿下,若是關東和關西真的為了天皇的位置和足利義嗣爭鬥,那我們要出兵嗎?”

“出兵?”朱高煦輕嗤:“他們要是真的那麼在意天皇,那乾嘛不交出兵權給天皇呢?”

“他們之所以那麼在意,不過是覺得自己坐不了,也不想讓彆人坐罷了。”

“這個所謂的天王之位,足利義嗣能不能坐穩,不是看這群土雞瓦犬同不同意,而是看大明朝同不同意。”

“我說他能坐,他就能坐!”

朱高煦瞧不上這群人,如果不是大明的人口和移民政策得放到南洋和中南半島,加上日本人口太多,土地太貧瘠,他早就出兵拿下日本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