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江左恥辱(1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021 字 7個月前

第437章 江左恥辱

“萬勝!萬勝!萬勝!”

“轟轟轟——”

冬月初五,隨著山呼萬勝的聲音響起,江東門外的禮炮聲也紛紛作響。

寒冬之中的長江水上,一艘艘五千料馬船停泊碼頭,走下的,是前往日本東征的凱旋之師。

“臣平江侯陳瑄,幸不辱命,東征平亂,斬叛倭二萬六千四百二十七級,俘三萬六百二十七人,破京都,扶孝仁即國主位。”

身著賜服的陳瑄畢恭畢敬的作揖行禮,碼頭之上,華蓋之下,朱高煦眼神含著笑意,嘴角輕挑,滿是自信。

“賞平江侯陳瑄,蘇門答臘銅山一座……”

輕描淡寫一句話,卻震得身後六部官員紛紛跪下:“殿下不可啊!”

當初朱高煦賞西南諸將銅山是在春和殿進行的,群臣想要阻攔已經晚了,但如今當著他們的麵,一座銅山又賞出去,這未免也太……

“有功不賞,何以服眾?”

隻可惜,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隨著隊伍走遠,百姓們也自發離去,留下的隻有喧囂過後的孤寂。

陳瑄雖然想到賞賜會十分豐厚,但沒想到會直接得到一座銅山。

至於那群跪著的群臣,朱高煦隻是瞥了一眼:“平定日本國亂,對日後朝廷與東洲貿易至關重要,所帶來的錢糧賦稅乃以數百萬計,莫要徒生事端!”

當然,部分軍隊的標準會根據所需要的兵種而降低,例如烏斯藏都司及朵甘都司,以及雲南都司、舊港都司、交趾都司等地兵卒都可以酌情降低標準。

雖然隻是看到了馬車,但這一幕還是讓江淮他們感受到了震撼,尤其是之後的東征大軍。

他大手一揮,便是百萬貫消失不見,看得讓人心疼。

這些各類標準,注定了在大明當兵吃餉是十分困難的,一樣職業有了稀缺性,那就很容易被人吹捧。

當下的六軍都督府募兵都有標準,身高不得低於五尺二(166cm),學曆必須小學畢業,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體能標準。

以往地方邊軍,通常隻有指揮使級彆才能入宮,但朱高煦開口,卻沒有人敢於不服。

朱高煦依舊自信開口,不顧群臣勸諫,抬了抬下巴對陳瑄示意:“起來吧。”

江淮沒有忘記過是誰把自家一家從農奴解放成百姓的,瞧著東征將士的模樣,他也忍不住的喝彩起來。

在這裡,他們看到了大明的雄壯之師,也看到了那輛承載著大明太子的金輅。

能讓朱高煦這麼說,可見他們的做法已經惹到了朱高煦。

“長安門樓與長安門已經設宴,今日諸君共飲,慶祝我軍凱旋。”

“我們勤勤懇懇也不見有什麼嘉獎……”

哨聲響起,行軍有序的東征將士開始唱起了《從軍歌》,歌聲蓋過了四周的歡呼聲,將士們也興高采烈的步行前往了長安門廣場。

“臣,謝殿下隆恩!”

無視他們,朱高煦乘坐金輅在兵馬護衛下返回宮城。

“殿下對武官大手大腳慣了,真是……”

一個“士”字,足以說明他們的地位,畢竟經過多年掃盲,明軍整體的文盲率已經從永樂元年的97%,下降到了如今的72%,並且每年都在以3%的速度持續下降。

朱高煦的大方,讓文官們不免小聲議論起來,不過朱高煦並不在意,隻是對陳瑄、鄭峻、楊文、楊雄等人示意道:

從洪武到如今,不過十一年時間,軍人地位卻從以前的泥腿子變成了如今的軍士。

一聲令下,返程的數千東征將士紛紛下船,跟隨隊伍前往長安門廣場慶賀。

見朱高煦生氣,這群人又連忙起身,沒有魏征的膽量,也沒有海剛峰的鐵骨。

“臣等領教令……”

這些地方的兵源質量不用多說,隻有他們才能適應當地的環境,因此文化、身高之類的標準可以降低。

當金輅經過江東門的時候,街道兩旁站滿了前來瞻仰當今太子的百姓。

“真漢子!”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好男兒報國在今朝!”

因為還沒有開學,中學學子也可以進出學校,特彆趕來觀摩。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泥腿子才成為了軍士。

“其餘參戰武官,將士,皆賞俸錢五倍!”

“滅一個小小日本,也不至於這樣吧。”

之所以如此,主要得益於現在募兵的政策。

不過一時的降低不代表一直可以降低,畢竟大明已經遷徙大量西番百姓進入內地,除此之外還在昌都、德格、西寧一帶開設小學,教導當地西番百姓讀書識字。

雖然這樣的政策,會導致許多番民常年生孩子來免除交稅,但這樣反而帶給他們的壓力更大,最後為了活命,隻能聽從朝廷的指令,遷徙進入四川、隴西定居。

“嗶嗶——”

朱高煦大手一揮,無數武官兵卒紛紛跪拜:“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軍中百戶官以上武官得到了入宮城,前往長安門樓慶賀的機會。

喝彩聲、歡呼聲絡繹不絕,年輕人對他們宣揚國威的做法讚不絕口,女子雖然害羞,卻也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們。

西番的百姓,通常都會把孩子送到這三個地方,因為送孩子到小學讀書,可以減免一年的馬賦。

江淮感覺一陣失落,整理了一下心情後,便與同窗們走出外城,向學校踏上歸程。

很快,東征將士們來到了長安門廣場上,而這裡也被整理乾淨,搭起了許多遮陽的厚油紙傘。

隨著數千人入座,長安門樓內的朱高煦等人也紛紛入座。

文臣居左,武官居右,人數二百餘人,樓內擺桌數十。

長安城頭兩側,上千人的宮廷樂隊已經準備好了,待朱高煦開口上膳,上千傳菜太監便開始傳菜。

按酒四品(下酒菜)、燌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攛湯……等各類飯菜紛紛上桌。

按照朱高煦在永樂三年製定的要求,設宴凱旋之師,每桌要用鵝一隻,雞兩隻、羊肉三斤、豬肉三斤、白粳米二鬥、茶食九斤、香油餅九十片,各類水果十斤。

此外,還有有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葉青、金莖露、太禧白等禦酒五斤,不管品類,總之要上齊五斤。

以一桌便是一個小旗十人來說,遠征歸來的將士腹中清湯寡水,正要多吃酒肉,才能寬慰他們遠征寂寞苦寒之苦難。

“這一場國宴,恐怕耗費不少萬貫……”

“小聲些吧……”

文臣們嘀嘀咕咕,朱高煦瞥見也懶得理他們。

伴隨著飯菜上桌,朱高煦這才開口道:“奏樂!”

當他開口,殿內的亦失哈連忙讓人去通傳,不多時城牆上的宮廷樂師們便紛紛奏響躍起。

凱旋之師,自然是要聽諸如《象王行》、《得勝歌》等樂曲。

千餘人的樂團奏響國樂,立馬就將現場的氣氛給烘托了起來。

朱高煦拿起自己的酒杯,一手放在腰間,一手對群臣敬酒,語氣威嚴中透露著一絲高興。

“此次平叛日本,彰顯我中國威儀,讓四方之藩臣瞧見了我中國庇護藩臣之決心。”

“剛才有人說我對陳瑄的賞賜太過豐厚……”

他的話說出,一些文臣不好意思的低下頭,武官們則是不高興的掃視。

“我想說,隻要對我大明有功之臣,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該有的賞賜都要有。”

“金山銀山不足以表示我對你們的疼愛,我已經下了教令,要在順天府的虎峪築高台,置功德塔,要讓千秋後人看到陣沒沙場的有功之臣。”

“對於你們活著回來的有功之臣,我也下了教令,讓胡濙在日本的富士山設“壽安鎮國碑”,參與此戰的將士,都將勒名碑上,永鎮日本!”

朱高煦的話,讓武官們激動萬分,可不等他們念頭落地,朱高煦看向陳瑄、楊文等人,繼續道:

“陳瑄、楊文、鄭峻,你三人累功不可計數,孤要在天壽山為汝等三人修建燕台,鑄金身,繪畫像。”

“除此之外,還要在你三人家鄉蓋廟,刻石像,讓你三人受千秋香火。”

“臣!”三人聞言腦中空白,反應過來後連忙跪下作揖:“謝殿下隆恩!”

朱高煦此舉有些僭越,但誰都知道,朱棣已經有心傳位給朱高煦了,因此現在的他,實際上就是大明朝的半個皇帝。

他可以教令,也可以代天子敕令,反正朱棣也不會反對。

“來,再奏《破陣樂》,浮一大白!”

舉杯痛飲,朱高煦開始走下金台,穿梭群臣之間。

從午後至夜晚,絢爛的煙花爭先恐後的在空中綻放,美不勝收。

這一幕幕被朱棣所得知時,朱棣剛剛返回北京城不久。

他看了一眼,覺得朱高煦這麼做也挺好,因此不免對身邊的王彥說道:

“這個燕台需要築,但還是各築各的比較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