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2 / 2)

女帝之盛世 經年未醒 4813 字 4個月前

閔廷章道:“牽連進蔣鯤私賣鹽引的案子裡,他本人無過,隻是有幾個不省心的兄弟,借他之名參與販私鹽,把他連累了。”

吳桐問:“那他的兄弟現在呢?”這哥們兒挺倒黴,可彆今後起來,又被倒黴兄弟連累。

“都流放去涼州修城牆。”閔廷章說著忽然笑了,“倘若陛下登基時大赦天下,滕縣令的兄弟都在大赦範圍內。”

吳桐也笑了,這不是巧了麼,咱們陛下就不大赦天下。

不愧是陛下。

王妡對吳桐投來的崇拜目光回以一長眉微挑。

滕縣令將廣州現狀都寫明奏折上,豪族橫行,官商勾結,駐軍廢物,沆瀣一氣。

“我這開局不太好啊。”吳桐把奏折再看一邊,邊看邊嘖嘖。

“吳知州能治江南東路轉運司,廣州自不在話下。”閔廷章送上恭維。

“彆,你彆給我戴高帽子,”吳桐把手一擋,“我可戴不起。”

再說了,就算天崩開局她也得去,她要敢退,就是退一輩子。

吳桐看向王妡,說道:“陛下,海衛詮既是在堂上被人所殺,朝廷須得優撫他的家屬,安撫海氏族人。然臣以為通判一職,海氏人不宜再擔任。”

吳桐認為,海氏人已經橫行至此,朝廷若以安撫名義由海氏人繼任,他們隻怕會更囂張,到時她在廣州會相當難行。

王妡便問:“你覺得誰可勝任通判?”

現在五月末,吳桐要七月初才啟程,中間這一個多月的空檔須得一個有能力的通判來穩定大局,才不至於叫州、軍皆生亂。

其實吳桐覺得滕從周任通判就很不錯,有能力,也聰明,懂自保,還知道搭上走馬承受將奏折送出廣州。

可他差就差在在廣州沒有根基,廣州的兩個長官不能都是外來者,這會讓當地豪族團結起來對付他們。

“通判不能是海氏人,那隻能冼氏或植氏,”吳桐從回京就在看廣州的地方誌,對廣州送上來的文牒都一一過目,又派人去廣州打聽各種有用沒有的消息,人是沒去過,對當地的情形並非一無所知,“陛下,廣州是都督州,可置通判兩員,何不讓冼氏和植氏都為通判。”

海氏死了人,得利的是冼氏和植氏,海氏一族肯定恨上他們。

王妡搖了搖頭,說:“禍水東引是好,然此舉遜於拙劣。”

閔廷章說:“廣州豪族內鬥歸內鬥,但對外卻非常團結,吳知州此法,如果是用在州牧上或可行,可通判隻是個七品官,權重位卑。”

吳桐略一思索,明白了:“所以,等我一過去,他們絕對會團結一致先對付我。”

閔廷章點頭,挑撥離間得太明顯。

王妡讓一直端坐書案後的黎一鳳給吳桐說一說,這通判一職的由來。

“梁太.祖置通判時,其職非副貳亦非屬官,實為監郡,知州舉動為其所製。直到梁仁宗朝,通判漸與知州同判本州公事,然通判無單獨簽書文移行下之權,須與知州同簽。直到梁熹宗,通判才有裁決簽書施行之權,但還是監郡為主。”

黎一鳳說罷,王妡對吳桐說:“你現知為何你前腳離開江寧府,後腳潘徐彈劾你的奏折就送到朕的案頭了吧。”

吳桐點頭,這梁朝的官製實在是太複雜了,哪怕她當了十年官,也不時被搞得懵逼。

“可通判有監郡之責,掣肘知州之意,那廣州的通判怎會是本地豪族。”吳桐提出疑問,“我看廣州地方誌,嶺南一地直到前晉天下大亂,中原百姓為避戰亂往南遷徙,互相通婚,才逐漸有了教化。”

可即使如此,幾百年過去,經曆五朝,嶺南依舊與中原迥異,朝廷治理嶺南都隻能用當地豪族,很有自治區那個意思。

嶺南山多林深瘴氣彌漫,還水蠱遍地,人們一提起此地就是噩夢的流放地,梁朝曆任知州,有近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