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和紅薯則是他要大力推廣的,畢竟這兩樣作物產量大,還耐儲存。
小麥玉米主要用來調劑移民口糧。
大豆則是油料作物,是用來滿足移民們對油脂需求的。
榨完油剩下的豆餅還能喂牲畜,以後發展畜牧業不可或缺。
另外他還要引種油菜籽,用來豐富移民的油料作物。
安海鎮二期水壩完成後,幾種作物的規模還要擴大。
還有就是要組織人去沿海的島嶼上運送鳥糞,充做種植的肥料。
這時節,全世界的農民都還沒有化肥的概念。
安海鎮農業必須做第一個吃螃蟹的,為了承載更多人口必須儘量挖掘土地潛力!
實現糧食自給,才是西南非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外購糧食是死路一條。
每次看公司賬單,石錦堂都會血壓飆升,因為赤字太嚴重了。
鯨灣港的幾個工廠目前都已經開始試生產,但是還無法產生盈利。
玻璃廠海沙原料充足,但是缺乏燃料,需要從開普殖民地進口煤炭,再加上品控糟糕,虧損。
製衣廠缺乏原料,需要從開普敦進口印度棉布和染料,產品以自用為主,虧損。
罐頭廠原料充足,但是缺乏製作罐體的馬口鐵,需要從歐洲進口。
水果罐頭原料不缺,但需要玻璃廠正式投產才能有穩定的供貨。
另外還要外購白糖和煤炭,前期產能起不來,虧損。
榨油廠同樣缺乏原料,開普殖民地原料充足,產出仍舊是自用為主,虧損。
目前幾個廠子也就榨油廠短期內實現原料自給減輕虧損。
其他的廠子還需要增加產能以及提高品控。
……
除了經濟方麵的壓力外,石錦堂內心深處一隻都有一種迫切感,催促他趕緊向內陸進發。
那些土地仿似魔鬼,誘惑他,召喚他去吞並它們,占領它們。
所以他必須行動起來,不能白白養活這些人口,南華公司必須要擴大影響力,向著中、北部進軍。
捕獲的黑奴可以就近賣給納瓦卡布金礦,另外還要以強大攻勢逼迫土著繳稅,以此來開源。
不然隻靠他自己支應,實在費勁。
英國商人傳來了電報,他們近期會運送大量人口過來,這些移民中大多是朝鮮女人。
新的移民一到,幾個工廠都可以補充工人,另外也可以平衡之前男性移民過多的人口壓力。
“派出去的探索隊有消息了嗎?”
自從探明納瓦卡布金礦的位置後,石錦堂就安排了精銳人員去中部和北部內陸參謀旅行了。
這些參謀一路上不但要標記山水地形還要探明原始部落的位置,並探聽各個部落的人口情況。
這些都是重要的軍情指標,土著人蠢笨不諳人性之惡,基本上也很少有防備心。
但是他們畢竟是有組織的團體,一旦敵對就得全力以赴。
這種參謀旅行也是一種鍛煉技能的過程,學員軍針對土著作戰才是重頭戲。
強軍都是戰爭磨煉出來的,訓練的再好到了戰場上拉胯全都白費。
納米比亞土地荒蕪居多,連帶這裡的土著總量也少。
比如之前襲擊探礦隊的埃雷羅人,整個族群也就幾千,至多上萬人。
且他們處於散居形式,單個部落很小,至多不超過百人。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謀生艱難,部落人多了容易餓死。
分成小部落大集群很容易生存,這也給了曲桑乾率領的捕奴隊各個擊破的機會。
捕奴隊百人編製,很容易把一個中小部落一鍋端。
但是東北部的部落通常都是大部落,幾百上千人的群落比比皆是,再讓捕奴隊上就有些吃力了,
因此石錦堂打算組建南華公司先遣營,之前軍訓表現優異的學員都會被選入先遣營。
先遣營編製定額500人,分為3個戰鬥連隊和1個工兵連。
先遣營營長預定的是曲桑乾,他手下的捕奴隊建製取消,人員並入先遣營擔任中層軍官。
整合訓練馬上就會展開,整合訓練一旦完成,南華公司就會直接朝著內陸進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