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兄弟的效率很高,第三天他們就來找石錦堂說他們能從美國帶來5000-10000華人。
這個消息讓石老板震驚了,他手底下隻有千把人,這一下子來5000-10000人,他真怕消化不良。
通過李家兄弟的描述,石錦堂再對照過去幾年他在美國的經曆。
石錦堂才想起這一段時期恰好是歐美1873-1879經濟危機期。
在這幾年中,歐美各國企業大量破產,工人失業率暴漲,工業產值也大幅降低。
美國白人沒有工作自然會千方百計的排擠異族人,以便為自己爭奪生存空間。
致公堂根植華人階層,觸須廣泛稍一宣傳鼓動就得到眾多在美華人的響應。
一去就能分地而且還不用受洋人的氣,這樣的好去處他們自然願意去。
李家兄弟還說這部分華人大多已經成家,拖家帶口的居多。
石錦堂聽了更加歡迎了,這樣能夠省下一大批買媳婦的經費。
石錦堂欣喜的同時又有點惋惜,自己怎麼沒有早點想起這段曆史再趁勢做點事?
不過他很快又釋然了,即便自己想到了,也不太可能做成什麼。
一是他沒有致公堂的人脈網絡,二來這和他在美國謀定的低調策略不符。
是以,李家兄弟掙這份錢該理該當。
這麼多的移民要過來,石錦堂該思考的是如何安排好這些移民。
稍一思考他就笑了,這不巧了嗎,前段時間剛剛開辟了溫泉城(納國溫得和克市)定居點。
移民來了直接放那邊安置,簡直完美。
安置移民不能隻給地就了事,他還需要提前準備好扶持資金和物資,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生活物資和各式工具。
種子、牲畜是大頭,之前小打小鬨的“牲畜貸款”項目有點不夠看。
劇增的物資供應對於處於起步階段的南華公司來說,確實有點困難。
不過美國華人也不是一下子都湧過來,他們也是分批次過來的,這樣也給了石錦堂喘息之機。
物資牲畜可以從容采購,不給弗雷爾總督賺快錢的機會。
至於給李家兄弟交易的黑奴,以安海鎮(斯瓦科普蒙德市)和溫泉鎮(納國溫得和克市)兩地留存的數量,足夠支應前期的交易所需。
剩餘的黑奴更不用愁,先遣營兩個連隊已經馬不停蹄的朝著東北部開進了。
……
自從1878年開普殖民地政府收複鯨灣港,這裡就開通了電報線路。
南華公司接手之初,這條線路並沒有頻繁使用,畢竟鯨灣港沒什麼特產。
納瓦卡布金礦發現後,這條電報線路才開始被頻繁使用,如今更是開通了金山鎮(納國卡裡比布地區)到鯨灣港的線路。
至於新開拓的安海鎮(納國斯瓦科普蒙德市)和溫泉城(納國溫得和克市)兩地線路也正在布設之中。
因為電報線路的暢通,遠在蘭德盆地的田亮可以頻繁發來電報請示工作。
經過這些華人農場主的宣傳鼓動,他們陸續從美國招來了200多華人移民。
他們利用蘭德盆地農莊積存物資完成了對新移民的起步扶持,但是還有一件事無法解決,就是娶老婆。
田亮連續拍了好幾封電報,內容都是請求給新移民安排親事的。
起初石錦堂還安撫一下,讓他們再等等,後麵乾脆不回了。
女性移民在現階段屬於稀缺品,隻能按照階段側重點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