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這或許是自己以後的日常,石錦堂搖了搖頭,肅聲道:“嗯,說正事,我的嗓子並無大礙。”
“文遠兄,未來國家治下的國民是純粹的華人移民嗎,會有其他族裔的移民嗎?”
歐陽庚的問題很關鍵,石錦堂點了點頭。
“歐陽的這個問題,問的很關鍵,我的設想是日後國民的主體是華人,但是不能單純是華人。
還會有其他族裔補充,目前西南非洲已經有了小部分朝鮮裔的移民。”
聽了石錦堂的回答,歐陽庚繼續提問。
“那麼以後是否會引進清國周邊國家的移民?比如日本人或馬來人?”
石錦堂對於引進倭國人是十分抵觸的,其他的族裔他都能忍受,但是對倭國人他實在沒有好感。
但是在坐的眾人對於東瀛都沒有惡感,反而覺得東瀛是大清學習的對象,因為人家率先維新變法了。
這時代清國的很大一批維新分子都精日。
維新變法派的中堅康有為,就曾異想天開的提出了“中日合邦,由伊藤博文當總統”的荒謬想法。
石錦堂很想否定這個意見,但是在座眾人都對歐陽庚的提議點頭示意表示讚同。
他反對又拿不出切實的理由,隻能委婉一些表達了。
於是他回答道:“對於異族移民,我的想法是隻吸收其女性群體充當華人移民的婚配對象。
這樣一來既不會亂我華夏血裔,還能通過華夏教化逐漸同化之。”
眾人一聽,都覺得石錦堂有點太過保守了,這個年代東亞諸國都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對於華夏的認同感超強。
但是石錦堂的意見又很重要,畢竟他為主,也已經推行了許多政策,若是反對隻怕會引來石錦堂的惡感。
歐陽庚環顧周遭,發現沒人反駁,當即他能感受到大家的底氣不足。
歐陽庚也能理解大家的這個反應,畢竟他們都是學生,還沒有任何實務經驗。
“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有餘地,不如暫時擱置一下。
等我們大家都有了實務經驗後,再進行討論,如何?”
石錦堂對於歐陽的這個提議也是認可的,等日後甲午海戰發生了,大家肯定不會再這樣執著了。
“說完了移民問題,再說說西南非洲的教育問題,目前我已經在西南非洲推行了初階教育,但是中階教育實在沒辦法推行,問題出在師資力量上。
我需要幾位同學先行跟我回去充當中階教育教員,這樣才能培養後續力量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麵白稍矮的史錦庸開口道:“這個我行,我就是學教育學的,也熱愛帶學生。”
石錦堂點點頭,“嗯,先期不需要太多人,3-4名就可以。
剩下的人還是要去收羅移民。”
眾人思考一番,願意先去教育開荒的人畢竟占多數,因為這是個明擺著在石錦堂麵前刷臉熟的好機會。
回去清國招收移民是個人都能乾,離得又遠且不容易出成績,不如去西南非洲天天刷臉合適。
好幾個人都如此想,是以幾人想踴躍表示想要去教學。
石錦堂對於這個狀況早有預料,點將道:“歐陽和蔡紹基兩位都是文科生,再加上之前的史錦庸。
你們三位暫時充任西南非洲的教育專員,專司負責中階教育,
其他的同學暫時先回清國招收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