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庚等人都推說自己的才學不夠,更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無奈之下石錦堂隻好把歐陽庚三人分配去做物理、化學以及漢語這三門學科的補足工作。
他帶著秦墨和鐘藝林,開始編寫曆史課本。
之所以帶著這兩人,是因為他們都有古文的功底,同時對曆史還有少許了解。
兩人能夠給他打打下手,翻譯查找一些古文資料。
石錦堂對於曆史課本做了規劃,分為總綱、三段史以及世界史。
總綱主要是概括一下整個中華文明的古代史,並在總綱中羅列了曆朝的名稱。
教授“朝代歌”,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十分新穎,學生的接受度也更高。
三段史分彆是上古史、古代史、近代史三部分。
上古史部分,主要是羅列上古時期的幾位聖帝直到夏朝的建立為止,其中夾雜著他們的傳說故事,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同時從神話故事以及典故中抽取漢民族的根骨和底蘊,鼓勵學生以漢文化自豪,並以漢文化為榮。
……
古代史部分,則是曆代封建王朝的一些名人軼事,和忠臣叛將的傳記內容,宣揚忠君愛國思想。
古代史部分,石錦堂還“創造性”的提出了“四大發明”的概念。
並詳述“四大發明”對於歐洲文明的啟迪作用。
至於明、清兩代歐洲傳教士偷譯中華典籍的事,同樣做大篇幅的說明。
這部分課程石錦堂還特彆增加了中華文化同化異族的內容。
強調漢族的“戰鬥民族”本性,增強學生對漢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現代史部分,主要講述清代的一些史實,他在其中著重對滿清的閉關鎖國進行了批判。
並且指出滿清統治階級的狹隘和僵化,但是他沒有批判封建集權製度。
……
世界史部分,主要講述曆代歐美強國的發家過程,同時石錦堂還把“四大文明古國”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化。
強調文明古國產生的條件以及農耕文明的偉大之處。
並特地指出“四大文明古國”中惟有中華文明綿延悠長,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經斷絕了傳承。
尤其是古印度文明,因為被眾多強權勢力征服,早已經丟棄了自己的文化根源。
如今更是淪為了英國人的殖民地,失去了民族自主權。
……
這本曆史書編纂完畢,歐陽庚等人對石錦堂的佩服已經到了五體投地的程度。
這些人之中的鐘藝林,更是在他的回憶錄《那些年,在石總身邊打雜的日子》中寫過這麼一段話。
石總(太祖皇帝)是一位精力充沛才思敏捷的人。
他對於歐美各國的分析,從來都是鞭辟入裡,一針見血,發人深思。
他的論斷,讓我在製定針對歐美各國的國策時,少走了很多彎路。
他也是我的恩人和指路明燈。
若是沒有他,我現在或許隻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腐儒學究。
一輩子隻會尋章摘句,更或者我早已經成了塚中枯骨。
他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值得南華帝國所有臣民銘記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