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隻有職務不同,沒有上下尊卑,所以大家平時互相稱呼職務或者名字。
若是表示尊敬,可以叫某某先生,或者某某小姐、夫人之類的。”
柳銀環夫婦當即愣住了,這石老爺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怎麼還主動,讓人放下尊卑觀念呢?
越是弄不懂,他們越發謹慎,歐陽庚不管講什麼他們都遵守。
接下來柳銀環夫婦慢慢了解到,石老爺不但生意做得大,他掌控的地盤也很大。
而且,他手底下光是子民就有十多萬人。
這下子讓他們夫婦害怕了,也越發遵從石老爺製定的規矩了。
見誰都客客氣氣的,而且也不敢擺架子,生怕被人舉報。
而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發忙碌,每天不是行走在路上,就是睡在路上。
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要給定居點的人們表演新戲和戲曲節目,同時還要不斷調教新人。
因為這個歐陽庚,一路上都在麵試新人。
有合適的苗子,就會招到劇團內進行調教。
而趙寅生老夫子因為年歲的緣故,表示受不了奔波之苦。
柳銀環夫婦以為,歐陽庚會責罰趙夫子。
誰知道,歐陽庚居然讓人把他送回了安海鎮休養。
這下子他們夫婦是真的相信石老爺的規定了。
……
柳銀環夫婦依舊在路上不斷奔波,每到一地就忙著表演新戲。
隨著到過的定居點越多,他們的演技磨煉的也越發成熟。
等到四個月的巡演完畢,整個劇團的人員都脫胎換骨。
他們的表演方式也越發新穎純熟,逐漸擺脫了往日的京戲班子風格,越來越像後世的話劇團了。
而且他們每到一地,都會受到各地人們的熱情歡迎。
那些熱情的人們,十分大方的送東西給他們。
比如吃食,香煙甚至還有直接給軍票的。
劇團裡的孩子們收到吃食,都高興的不得了。
柳銀環夫妻則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極大滿足,他們被人們歡呼簇擁著。
他們成角了!
這種心理上的滿足,比給什麼金銀珠寶還要讓人高興,上癮。
……
回到安海鎮,見過趙寅生老夫子後,柳銀環夫婦驚奇的發現這位老夫子居然收徒弟了。
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帶了十多個。
這些學生有男有女,但是年紀都不大。
趙老夫子除了教寫戲本外,還教各種文化典籍中的細節,比如各朝代服裝的特點,以及文化風俗之類的。
另外不光趙寅生老夫子,他們劇團的那些樂手、道具師也都被分派了學生。
每個人跟前都跟了十多個學生,學生們都尊師重道,見麵都會鞠躬行禮。
問候語都是“老師好,老師辛苦了。”
昔日被人隨意欺辱的手藝人,一個個也都拽起來了。
一個個穿的乾淨板正,一絲不苟。
衣食住行,都會有學生湊到跟前伺候。
這麼說吧,除了吃飯、上廁所不能代勞,其他都行。
而他們教授學生時,也都十分嚴肅認真,不然就會遭受責罰。
之前有個打鑼的,不認真教學生,混日子。
被學生舉報後,就被歐陽庚著人狠狠修理了一頓。
從此之後,手藝人們帶徒弟都超級用心。
而且他們隻要用心帶學生,日後的養老問題也會由學生們負責。
……
柳銀環夫婦被歐陽庚領著去到一處磚瓦房子前。
“這裡就是你們的宿舍了,這裡是你們夫妻的薪水。”
“薪水”這個詞,他們夫妻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了,他們明白是月錢的意思。
柳銀環接過信封,隨手捏了一下,就知道這裡麵的軍票應該不少。
等到歐陽庚離開,夫妻倆立刻坐到桌子旁打開了信封,數了一下,發現裡麵有480元軍票。
另外裡麵還有一張紙,上麵列舉了柳銀環曹雄兩人,每人每月基礎工資100元軍票,另外每人有50元出差補助。
四個月下來,他們的總工資1200元軍票。
隻是他們在來之前耗費了石老爺萬兩白銀,是以需要扣除他們工資中的6成算作還款。
這種扣款方式會一直扣十年,十年之後就不再扣除。
兩人看完之後,都覺得石老爺當真仁慈,在清國賣身為奴,一年給百十文錢就算好的了,到了這邊扣除6成還剩這麼多。
而且隻扣除10年,十年後的工資就是全額了,想想都覺得心頭鬆暢。
這處房子麵積不大,隻有3個房間,一個中堂兩個耳房。
三間房住倆人也算不錯了,兩夫妻在劇團的時候都是吃公家飯,休息了才會自家動火。
而且這邊的物價也不太貴,房子又不用愁,免費給住,平常基本沒有花銷的地方。
而且劇團中也不怎麼需要他們操心,那個歐陽庚都替他們做了。
他們隻需要聽令行事就行了,而且到了這邊也不受欺辱。
出差演出的時候人人尊敬,到哪有比這更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