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農場,郭嵩燾心情舒暢了許多,這個石錦堂確實有些才能。
這樣的俊才,跑去給英女王效力,著實明珠暗投。
以一己之力拓展出這樣廣大的地盤,手腕能力應該都不缺。
以他之能回國後稍加騰挪,早晚能夠位極人臣。
他日大權在握,匡扶社稷,青史留名不更好嗎?
他為何不願意回國報效大清?
難道說這個年輕人在一開始就認定了大清不可救藥,是以直接轉頭開創自己的事業了。
若真是如此的話,這個年輕人可比自己睿智多了,洞察力也深刻的多。
大清啊大清,你究竟何時才能中興維新?
郭嵩燾這一刻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直接把石錦堂引為知己,頓有惺惺相惜之感。
“郭先生,咱們走吧,去兵工廠看看。”
“嗯,走吧。”
去兵工廠的路上走的是另一條路,路上郭嵩燾對於安海鎮的一切都覺得新鮮了。
因此當他看到一群黑人土著被華人監督著清理田間雜草的時候,他不由的歎了口氣。
這世道周周轉轉一直都沒有變,永遠都是弱肉強食,先進的欺負落後的。
走過了農場,他們逐漸靠近安海水庫的攔河大堤處。
蔡紹基請郭嵩燾下車,步行通過大堤。
郭嵩燾自無不可,行走在大堤上還不忘觀察水庫兩邊的風景。
“這條河上隻有一條堤壩?”
“不是,還有一道在十裡之外,那裡又單獨設立了據點,和這邊區分開。”
郭嵩燾點了點頭,這些年輕人做事情還是穩妥的,各項事務井井有條。
治下民眾都能安居樂業,真是治世之能臣!
不過也與這邊人口稀少有關,聽說這裡也就是十多萬平民,而大清四萬萬人,可比這邊難以治理多了。
隻要這些年輕人能穩紮穩打,相信他們也能做到舉重若輕的一天。
走過大堤之後,他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了水壩右側,蔡紹基上前遞給守堤的士兵一份手令。
士兵看過手令直接放行,他們一行人很快來到了一處工廠門外。
工廠門頭上訂著六個鮮紅大字:“安海鎮兵工廠”,門口依舊有士兵守衛。
蔡紹基繼續上前遞上手令,然後他們一行人進入了兵工廠內部。
剛一進去就發現兵工廠內各處都是黝黑的,很明顯是煤灰過多造成的。
蔡紹基讓人叫來了兵工廠的負責人羅賓.特魯多,然後由他帶領著大家去裡麵參觀。
羅賓.特魯多之前因為在坤甸感染了瘧疾,回到西南非洲醫治了許久總算保住了性命,康複後他找到石錦堂要求卸任貼身保鏢職務。
石錦堂自然應允,問特魯多的意願,想要去哪裡?
若是回美國,他可以給對方一筆錢。
若是想要留下來,他也可以給對方安排一個養老的地方。
特魯多思慮一番後決定留下來,讓石錦堂幫他安排一個職務。
於是石錦堂就把特魯多安排到兵工廠來了。
一是專業對口,二是這麼久的相處下來,特魯多的人品和能力都讓石錦堂滿意。
是以兵工廠交給他,自己也放心。
特魯多帶著大家先去了馬蒂尼-亨利步槍和子彈的生產線走了一圈。
讓蔡紹基和郭嵩燾兩人完整的見識了一遍,鋼鐵和銅片是怎麼變成槍支彈藥的。
他們還發現這裡的工人全都是華人,每個人工作時都麵目沉肅一絲不苟。
郭嵩燾不禁暗歎華人不是笨,隻是缺乏師傅帶,隻要學會了本事,做的一點也不比洋人差。
他們聽了特魯多的介紹得知:工人的熟練度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