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公司也在周邊的沙撈越、荷屬殖民地大量購買糧食,好讓這次的移民大潮不至於缺糧。
同時蘭芳公司也組織公司境內的平民大量捕撈漁獲,公司會現錢大量收購。
……
南華公司的準備工作看似充足,但是麵對首批到達清國北方口岸的流民就有點不夠用了。
單是津門一地,首批到達的災民就有近萬人,南華公司“金鉤港號”運送過來的幾千噸糧食,根本撐不了太久。
津門港的北洋通商衙門前來交接的是一個漢人章京名叫馬貴。
此人流於官場習氣,對於災民的生死渾然不顧,隻顧個人牟利,他把到手的糧食高價轉賣。
自己賺的盆滿缽滿,災民卻依舊凍餓而死。
鐘文耀得知這一情況後憤怒不已,但是又無可奈何,隻得儘量收容救治災民。
按照公司規定儘量收容青壯災民,同時兼顧幼童,至於老弱儘量不收。
鐘文耀罔顧移民局的政令,不管男女老少,隻要來到他眼前的都收。
是以他的“金鉤港號”額定1300的,他直接裝了2500餘人。
船上的廚師看到這麼多人沒辦法,隻能給災民供給窩頭海帶湯,鹹魚乾什麼的也隻能按段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眼前隻求能吊住災民的命,讓他們到了蘭芳公司再吃飽飯吧。
……
因為“金鉤港號”上運送的災民太多,雖然是2月份,海上風浪不大,但是老弱依舊堅持不住,大量死亡。
鐘文耀看到後心疼不已,無奈之下隻能把死者水葬了事。
到了蘭芳公司的山口洋,上船時的2500人隻剩下2000多人。
移民局的人看到船上下來的都是青壯幼童,對著鐘文耀豎起了大拇指,“鐘船長乾的不錯,這些移民看著就很精神。”
鐘文耀想起津門港口和運送途中死去的清國同胞心情鬱悶,沒有理會移民局同事,徑直去了自己的艙室悶坐。
<div class="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