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的教官年紀不大,個頭很小,據說他參軍之前是一名工廠的打包工人,參軍後被發現“打背包”有特長,是以他成了“打背包”的標兵。
“大家好,我是王鐵柱,今天我來給大家教授一個軍營生活小技能。
大家日常行軍的時候往往會接到突然命令或者緊急任務,而前往下一個作戰區域時的路程又不確定。
這時候一個簡單快速又不會不散架的背包將會是大家最為迫切需要的。
背包的外皮就是我們配發的行軍毯或者行軍被,在背包裡我們必須攜帶足夠的口糧以及我們的槍械,這樣就要求咱們士兵必須能儘可能多的負重裝東西。
關於背包,我目前摸索出來了一種十分有效的綁法,呈現出來就是‘三橫壓兩豎’法。
現在我先給大家演示一次,然後我們再講細節問題。”
說完王鐵柱就在全連官兵麵前演示了一番快速打背包的過程,然後又給士兵們演示打包的細節,哪裡需要折角,哪裡需要扯動背包繩,說的很詳細。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士兵們初看不覺得怎麼樣,一到自己打包時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是以王鐵柱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他現場指點給士兵們現身說法,大家圍在一起默默學習。
短短一個多小時,大家就學會了他的方法,剩下的就是練習了。
……
過了三天,全營士兵的打背包方法都已經很純熟了,學好了打背包,那麼接下來就是負重行軍演練了。
負重行軍自然是指全副武裝行軍,按照之前確定的班組火力標準,這些武器裝備總重量在180公斤左右,人均不到2公斤。
但是士兵除了武器裝備外,還需要攜帶2-3天的口糧。
一天的口糧按每人1.5公斤算,3天就是4.5公斤。
再加上攜帶的被服和零碎物件,差不多有6~7公斤了。
個人負重合計加起來,平均在8.5公斤。
這8.5公斤隻是初步計算,需要士兵們配合實驗,來確保最佳配比。
<div class="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