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爭的進程不斷推進,南華公司和英國的損失不斷加大。
石錦堂坐鎮馬弗京,每天都能收到各地的發來的電報。
金陵那邊的無線電台也會定時播放各地抗擊英國人的情況。
南華公司無線電通話的科技樹目前隻攀爬到收音機的程度,語音通話還沒有實現。
不過無線通訊已經實現了,就是蓄電池這塊還需要繼續往小型化耐用化攻關。
距離實現二戰時期的無線電發報機還有一段距離。
目前為止南華公司所承受的損失已經達到數百萬磅,人員傷亡很輕,至今不過千人。
每次看到損失報告,石錦堂的心裡都在抽疼,二十多年的建設成果,一經戰火就光速毀壞了。
相較而言,英國人的損失是南華公司的數倍甚至十數倍,人員損失更多。
光是各地報上來的殺敵數量,就已經有數千人之多,還不算英國人損失的戰艦和武器裝備。
而英國人在國際影響力上的損失則是無法計數的。
從第二次布爾戰爭開始,這場較量就已經開始向著大英帝國不利的局麵發展了,南華公司堅持的越久,大英帝國失血就越嚴重。
等到倫敦的紳士們察覺到這場戰爭的實質時,就到了南華公司計算勝利成果的時候了。
……
截止到3月10日,東非守備軍從東路進發已經推進到比勒陀利亞城外。
沿途的鐵路也已經修複了,可以快速運送物資兵員。
西路的橘林守備軍距離比勒陀利亞還有段距離,目前駐軍布裡茨(今南非城鎮)距離比勒陀利亞隻有三十公裡了。
前沿部隊已經深入了比勒陀利亞外圍,目前同英軍已經持續交火好幾次了。
西路軍行進速度慢一是這邊沒有鐵路乾線支撐,二來是南華軍要清掃周邊的英軍。
西路軍沿途清理碉堡時,有一部份英軍潰逃了,他們也學會了布爾人的遊擊打法,這些潰軍給西路軍的後勤線造成了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