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赫茲和愛因斯坦(下)
“好了,你來見赫茲博士,肯定是有問題要請教吧。
若你不嫌棄我礙事的話,我也行聽聽你的問題。”
愛因斯坦忙擺手,“勳爵閣下,您不要這麼說,赫茲博士學識淵博,我到這裡來確實是要請教一些問題。”
赫茲點頭,“先請坐吧,年輕人,你的問題最好不要太難,因為我的腦袋思考不了太艱深的問題。
不過亨利勳爵的物理學造詣很高,說不定他能給你解答。”
聽到自己仰慕的赫茲博士這麼推崇眼前的華人勳爵,愛因斯坦對於華人勳爵的物理學造詣感到好奇。
他的臉上露出謙遜的笑,“好的,這次來是想請問您,關於‘以太’是否存在的問題。”
……
“以太”這個名詞源於希臘,用以代表組成天上物體的基本元素。
17世紀的笛卡爾和其後的克裡斯蒂安.惠更斯首創並發展了“以太“學說.
他們認為“以太”就是光波傳播的媒介,它充滿了包括真空在內的全部空間,並能滲透到物質中。
與“以太“說不同,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
正是這一理論,頑強地支撐著牛頓經典力學理論的絕對性(包括同時性概念,絕對時空概念等)。
“對不起赫茲博士,我不認同你的觀點。”
是以愛因斯坦才想在偶像麵前請教一下關於“以太”的問題。
直到19世紀末,物理學家門一直企圖尋找“以太”,然而從未在實驗中發現以太。
……
與此同時,電磁學得到了蓬勃發展,經過麥克斯韋、赫茲等人的努力,形成了成熟的電磁現象的動力學理論——電動力學。
(注:此實驗是物理學上的一個著名實驗,本意是證明以太的存在的,但是實驗結果卻相反的,讓很多物理學家十分沮喪。)
電磁學的發展最初也是納入牛頓力學的框架,但在解釋運動物體的電磁過程時卻發現,與牛頓力學所遵從的相對性原理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