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銀環笑著回話,“委員長真是抬愛了,我們對於電影這東西了解的也不多,還是得聽您的。”
石錦堂笑了笑,“走吧,咱們進去說。”
柳銀環和曹雄引著石委員長進了藝術中心,然後到了三樓的大會議室。
石委員長上座,柳銀環夫婦和曹雄等人也跟著入坐。
石錦堂從提包裡取出一摞印刷紙遞給柳銀環,“這是我寫的劇本你們看看吧。”
柳銀環等人趕緊分派開,一人一份快速閱讀起來。
這份劇本雜糅了《馬路天使》和《天涯歌女》兩部影片。
故事背景發生在魔都租界,兩姐妹逃難來到魔都租界,住在一個窮人集聚的裡弄裡。
她們孤苦零丁,無依無靠,生活貧困。
小紅天生嗓子好,和裡弄裡的吹鼓手小陳經常一起唱歌應和互生情愫。
姐姐小芸為生活所迫而淪落風塵,受儘了侮辱但是為了賺錢激勵忍耐。
有次嫖客沒給錢,小芸追要嫖資反被無良嫖客打死。
姐姐的死給了小紅一個沉重的打擊,她立誌要憑自己的歌喉去奮鬥,掙錢,擺脫貧困。
她不顧小陳的勸告,執意去百樂門唱歌。
夜上海,燈紅酒綠,小紅的生活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她變得美麗精致,且極得名流喜歡。
名流大亨陸老板欲要迎娶小紅當小妾,突然,陸太太威風凜凜闖了進來,大鬨歌舞廳,把陸老板當眾臭罵了一頓。
小紅這才如夢初醒,她羞愧難當,跑了出去。
小紅失蹤了,人們以為她尋了短見。
其實她並沒有死,隻是她去了南華。
五年後,她在南華成名儘人皆知。
但是她卻生活孤寂,思念戀人。
她回到魔都與初戀情人小陳重逢,但終因積勞成疾,倒在了婚禮上。
……
整部電影是一個典型的“三幕式”結構:
……
這時段的全世界電影還處在萌芽狀態,影片也從寫實的生活片段逐漸變成具有情節的電影。
比如1897年的《火車進站》、《工廠開門》以及《嬰兒午餐》到1903年的《大列車劫案》。
雖然這時候的精品出現了故事情節,但是並不完整時長也很短。
好萊塢在這個時間點也隻是一個平凡的山穀,並沒有多少電影人聚集。
到了1909年,好萊塢才算得是上真正成為電影人的紮堆之地,逐漸發展成美國拍攝電影的中心。
……
石錦堂想要拍攝的是一部長時長的劇情電影,這部電影必須得有誇張的動作以及幽默搞笑的動作,又得有一條返璞歸真的主線。
幽默部分,其中就有一幕是主打的反差式搞笑。
如片中剃頭老弟所在的理發店將要倒閉,小陳出主意,他們一起吹號打鼓上街攬客。
可是表麵熱熱鬨鬨,實際門可羅雀。
好不容易拉進來一位顧客,還是他們的房東,幾人卻將其剃成了癩頭,房東惱羞成怒砸了理發店。
這裡麵就設計了大量的幽默搞笑的情節(<馬路天使>中這段還挺搞笑的)。
後麵還有小陳給小紅變魔術就是主打動作的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