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聚能武器
“門羅效應”是一個美國人查爾斯.門羅發現的,起因是他在1888年做了一個炸藥試驗。
他在實驗中發現,當炸藥爆炸以後,爆炸產物在高溫高壓下,基本上是沿著炸藥表麵的法線向外飛散的。
這樣一來,如果在一個圓柱形的炸藥上挖一個錐形的洞,然後點燃炸藥。
那麼炸藥爆炸後,會在錐洞的方向上會有一股很強的爆炸氣流,能夠把炸藥爆炸的能量集中起來。
這就是聚能效應,也就是“門羅效應”。
1888年門羅把這個發現公開發表後並沒有引起世人的重視.
1930年,另一個美國科學家伍德將他的實驗進一步改進,他在圓錐孔的孔腔位置加上金屬罩,這個改變可以大大提高穿甲效率。
這一發現,卻被瑞士人獲取了,他們在1938年,展開了一係列的反坦克炸藥試驗。
實驗成功的瑞士人覺得這個新發現將會獲得巨大收益,於是他們就邀請英國駐瑞士大使前來觀看,並開了高價,打算大賺一筆。
英國人看過一次後,對此反坦克炸藥十分重視。
立刻帶從國內召集了軍火專家再次前去考察,英國軍火專家很快就弄明白了這裡麵的門道,很快將這一技術在本國開始研發。
“這是個高官家的子弟,你平時注意點,彆讓他受傷了。”
徐歡歌點了點頭,然後拉著任平到了角落。
任平說完,“廠長,新人我已接收。”
“這是小安,他是今天剛到的,以後他就是你們的新組員了。”
再然後就是破甲彈,以及德國人的“鐵拳”和鬼子的“昭和男兒快樂棒”,再往後就是老美的“巴祖卡”和紅鵝的“rpg係列”這類單兵火箭筒武器了。
實驗小組任平看到徐廠長來了,他笑著點頭,“嗯,我們這邊成功實驗了新式破甲彈,這次足足穿透了10mm厚的鋼板。”
任平轉頭看了石旭一眼,點頭答應道:“您放心。”
石旭恍然微笑了一下,然後挺直身子對著任平大聲道:“報告,新人詹姆斯.安前來報到。”
任平看著一身軍裝的高大青年,笑著道:“你這小子個頭挺高啊,我以後得多看你。”
送走了徐廠長,任平想了想,然後對著研發隊伍中的一個老年研究員喊道:“老吳過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