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氧燭”外,就是“氧氣生發板”。
這項技術獲得了突破,一塊生發板基本上可以滿足40人一晝夜潛航的氧氣需求。
……
早在風帆海戰時代,作戰艦艇的火力完全集中在舷側,如能使自方以縱向編隊麵對敵艦,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方的火力,給予敵艦最大的傷害。
鐵甲艦時代,海軍對戰戰列線曾一度讓位於撞擊戰術,但在19世紀末時又得到了複興。
至1860年代時,火炮的重要性,讓位於蒸汽動力、鐵甲、以及撞角,進而導致了戰列線戰術的式微。
在此後的將近20年間,近距離交戰及撞角肉搏成為了海軍戰術的核心。
至1880年代時,鐵甲艦時代的近距離撞角肉搏,逐漸退出了海軍戰術的舞台,而火炮則再度成為了軍艦的主要武器。
由於這個緣故,在1890年代後期時,風帆時代采用過的單列縱隊的戰列線,又再度得到了啟用。
南華海軍因為有潛艇一直綴在法國艦隊後麵,是以南華海軍能夠確切掌握法國軍艦的行蹤。
在法國軍艦到來之前,南華海軍的戰列艦已經擺好了戰列線,一字排開,炮口直接對準了法國人的軍艦。
而法國人因為是長途趕路過來,陣型根本沒有調整,倉促迎戰也是沒有辦法。
南華海軍嚴陣以待,根本不會給他們從容調整隊形的機會。
在法軍發起進攻以後,南華海軍,以旗艦“蜀王號”為首,直接開炮轟向法國人的軍艦。
……
南華海軍慣常采取的艦隊戰術:是對敵方同順序艦一比一對射(先導艦對射,2號艦對射,等等),
擊沉或重傷敵艦後可以轉移火力攻擊新的對應敵艦(敵2號被擊沉,我2,3號艦集中攻擊敵3號艦)的戰術。
在編隊占領戰位時,編隊的各艘戰艦都會自行估算對方各艦的運動諸元(航向,航速,及它們的變化速率)但此時嚴禁擅自開火。
<div class="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