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東非戰記(五)(1 / 2)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6329 字 11個月前

東非坦噶的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東南地區的草木更加繁盛。

南線遠征軍在高原地區並沒有遭遇什麼像樣的抵抗。

遭受的傷亡更多的來自這地方的熱帶疾病,其他的損傷則是微乎其微。

之前中線遠征軍通報他們在行進途中差點遭遇德國人的埋伏的事,提醒北線和南線遠征軍注意防備。

南線遠征軍也防備了,但是效果低微。

因為從高原下來的時候,他們遭遇到了更加猛烈的叢林疾病,野獸襲擊以及東非殖民軍的偷襲。

疾病和野獸都還是不可抗力,而東非殖民軍的偷襲卻是讓南線遠征軍十分煩心。

因為這些家夥和叢林裡的蚊蠅一樣惡心人,南線遠征軍不是遭遇行軍路上的一枚詭雷,就是晚上宿營地的突然襲擊。

東非殖民軍完全遵循遊擊戰和運動戰的戰法,讓南線遠征軍吃了不少苦頭,士兵傷亡率大大提升。

從9月份以來,部隊已經有數百名士兵因德國人的偷襲而傷亡。

麵對不斷上升的傷亡數字,徐川和丁一博對此都有些惱恨。

這邊的林木茂密,飛機空中偵查根本看不清楚情況。

漫無目的的轟炸,不但浪費彈藥還顯得十分愚蠢。

……

既然東非殖民軍想要打遊擊,那麼就給他們好好的玩一玩。

兩個帶隊主官商議之後,決定宿營時儘量找這邊的大型聚居點。

大型聚居點有現成的磚石建築,最起碼能夠讓戰士們休息好點,防守上也能輕鬆些。

嚴禁士兵單獨行動,出行都以連級單位一起行動。

南線遠征軍的人數多,火力猛,推進時還有裝甲車隨行。

既然德國人有詭雷,那麼他們出擊就以裝甲車領路,步坦協同的緩慢推進。

晚上宿營多安排暗哨和巡邏士兵,無非是多耗費一些時間罷了。

……

軍部得到南線遠征軍的報告後,指示他們不用擔心時間,一定要把德國人咬住,慢慢耗死他們。

另外軍部指示南線遠征軍發動土著人,幫助尋找德國人的蹤跡。

東非坦噶的土著人對德國人的確沒有好感,甚至還有土著人主動前來給南華軍通報德國人的行蹤。

南線剩下來的推進區域可以不著急清理土著人,等消滅了德國人的殖民軍後,再把這邊的土著人轉運去新幾內亞島,東非海岸距離那邊更近。

而且東非殖民軍的重型火力不夠,人員不多。

隻要南華遠征軍四個方向緊密圍堵,東非殖民軍是耗不過己方的。

有了軍部的命令,徐川和丁一博放心多了。

他們放緩推進速度的成效很大,東非殖民軍正在不斷退卻。

南線遠征軍很快推進到了東南中部的大型聚居點-利瓦萊城。

這裡曾是土著起義軍的重要據點,後來被德國人收回。

飛機在空中偵查時,飛行員確認城內的人數不少。

俯衝偵查時,發現城中的人們大多是土著人,他們也都表現出了預期的驚惶。

得到偵查情報後,徐川和丁一博決定進占此城,除了要拔下敵人的據點,同時也想讓手下士兵好好休整一下。

眼下已經是10月,北線和中線遠征軍依仗德國人留下的鐵路,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預定目標。

頂多半個月,他們就能和沿海城市等待已久的海軍彙合了。

屆時他們將會分出一部分人前來,協助南線遠征軍清掃。

……

利瓦萊城的占地麵積並不大,稀稀疏疏的幾座磚石建築,剩下的大多數是土著人的茅草屋。

德國人早早依托磚石建築建好了掩體,隻是這些掩體並沒有起到多大效果。

因為南線遠征軍帶來的是105mm榴彈炮,還有120口徑的迫擊炮,這些火炮的威力都強於德國人可憐的75口徑野炮。

兩邊的火炮不光射程有差距而且威力也相差甚遠,這下子就尷尬了。

要不是徐川和丁一博想要留下這座城市充作休整基地,隨軍的憲兵火箭炮部隊早就用火箭彈洗地了。

“轟~~~”

碎石飛濺,守城的德國人和阿斯卡裡土著人,被105口徑的榴炮彈和120口徑迫擊炮彈炸的不住哭嚎,而他們的75口徑野炮根本打不到南華遠征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