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桑乾站在帳篷外,看著夜色燃起火光的貝爾格萊德。
這座城市已經被塞爾維亞人搞成了篩子,處處有恐襲,處處有陷井。
南華的飛機不斷播撒傳單,上麵號召塞爾維亞人對奧匈敵人發起襲擊,趕走侵略者。
同時還對奧匈帝國的士兵發動勸降,帶著戰友投誠的給予獎勵,殺死軍官帶著軍官的證件來投降也有獎勵。
隻身來投降的沒有獎勵,但是可以保命。
發完傳單就是轟炸,大規模的轟炸,每天2000枚炸彈,分早、中、晚三波轟炸。
連續轟炸一周後,再發傳單,這下子很多奧匈士兵心動了。
等到大部隊通過薩瓦河和多瑙河之後,防守名將倍感疲憊,他隻能頹然的跟著手下官兵往後撤退。
用石頭、刀叉甚至木棍,隻要是能造成傷害的,都是他們的武器。
想要從這個老舊帝國身上吸取養分,獲得震懾的名頭,還是需要一場華麗的戰鬥,來彰顯南華的軍威的!
而城內的塞爾維亞人也沒閒著,襲擊敵人是他們的使命,殺死侵略者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光榮,即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5月18日淩晨,曲桑乾下達了針對貝爾格萊德的總攻令。
……
若是南華一直不進攻,奧匈帝國的軍隊絕對會自行潰敗。
斯韋托紮爾.博羅耶維奇很想同南華軍進行一場堂堂正正的會戰,可惜南華軍根本不主動出擊,隻是搞些小動作。
另外西線的流感病毒也給他的士兵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雖然這種病毒致死率低,但是大量的士兵患病,渾身肌肉酸痛,發燒卻是影響戰力的。
曲桑乾立刻回複福煦元帥:南華遠征軍會遵照聯軍司令部的要求儘快進軍的,請福煦元帥以及英國本土放心。
英法聯軍司令福煦元帥更是給曲桑乾司令發來了嘉獎令。
工兵部隊十分嫻熟的在薩瓦河和多瑙河構架浮橋,裝甲車部隊率眾衝擊河上的石橋。
塞爾維亞軍派出19個師充當右路軍進攻,南華軍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石紅聯部的左路軍,以及曲桑乾率領的中路軍,三路大軍50多萬人齊齊進發
曲桑乾敷衍了事,接下來就是進攻奧匈帝國本土了,他以軍務繁忙為由拒絕了攝政王的宴會請求。
亞曆山大一世攝政王,從後方趕來貝爾格萊德對著曲桑乾司令致謝。
這類新聞的傳播更是讓本就關係緊張的官兵矛盾直接升級到了水火不容的階段。
18日下午四點鐘,華、塞聯軍收複貝爾格萊德。
等到了5月初,貝爾格萊德17萬守軍中,因為襲擊、逃跑和轟炸,已經不足13萬人了。
自從敵人散播傳單後,軍隊中經常出現成建製的士兵殺死軍官逃亡的現象。
再等下去,西南方麵軍的崩潰隻是時間問題。
……
奧匈帝國部隊構成複雜,平日裡難免會有矛盾。
若是幾人合力殺死奧匈軍官,則是可以獲得土地房子以及現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