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對的。”
“可是您瞧,那位紀長冬學問好,人也刻苦,穿著富貴的學生卻一個也不向他詢問請教,僅僅因為他是個寒門。不僅如此,您是否察覺到,在學堂中的學生已經因為家境而劃分出了派係?難道富家子弟天生就不愛讀書?非也,可這裡的富家子弟偏偏更愛玩,便是與那寒門子弟之間的對立了。”
紀逢禮默默觀察著學堂內的情形,發現果然如歲歲說的那樣,學堂內已經隱隱有了兩派之分。
一派貧寒學子越發靜心努力,一派富家子弟越發玩鬨不堪,隱隱有涇渭分明的苗頭。
紀逢禮眉心突突直跳。
他向來不怎麼通人情世故,以前竟從未發覺,被孫女點出才知曉,自己的書屋裡竟然也出現這種不正當的歪風邪氣!
“老夫這就去好好管教他們!”
聽他口稱老夫,穗寧就知道他是真怒了。
紀逢禮說著就要往裡走,下一秒就被拽住了衣擺,走也走不動。
他回頭,仍是一副怒發衝冠之相。
穗寧卻一點不慌,笑眯眯地說:“祖父,您彆急,歲歲有解決辦法哦~”
紀逢禮不蠢,一下就明白過來:“就是你說的給他們做學子服?”
穗寧使勁點著小腦袋,“當然了,我保證,一定有效果!”
小孩子懂什麼?
學堂裡的學生最大也不超過十二歲,思維還很稚嫩,要說他們真的懂貧富差距、階級地位,那顯然不可能。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來自於雙方外表的不同,哪怕不清楚家境,可一看對方的穿著打扮跟自己差彆很大,一種模糊的“我們不一樣”的觀念就產生了。
人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就喜歡尋找熟悉的東西。
不然怎會讓“他鄉遇故知”流傳千古?
異國他鄉,遇見一個跟自己說一樣家鄉話的人,都能親切地熱淚盈眶。
這群孩子們剛來到陌生的學堂,又不允許帶仆從,不安之下,自然會尋找和自己熟悉的事物,比如認識的人。若是沒有認識的人,那就找穿著打扮差不多的,這是人下意識的反應。
找到了同盟,為了融合進小集體,那就得有個共同的對手。
於是為了排擠那群與他們截然不同的好學生,差生們隻會連帶著排斥學習。
即便是現代,都避免不了這樣的情況。為了消除這種小團體,國家規定所有的公立學校都要求學生必須穿校服,也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
並非現代人比古人更聰明,事實上,古代其實也有學子服存在,隻不過現在這個世界還沒發展到那個階段。
甚至就連科舉都才出現不到百年,而書院之類的大型學習機構,就穗寧所知,目前也不多。
“祖父,您現在知道校服的重要性了吧?”
將理由掰碎了講給紀逢禮聽,穗寧說得小嘴巴都快乾了,一邊講她一邊觀察自家祖父的神色,隻見老人麵色凝重,依舊板著一張臉,看不出他所思所想。
穗寧不禁有些心頭打鼓。
她都說得這麼明白了,紀逢禮肯定能聽懂,就是怕他依舊要犯清高病,哪怕懂了也不改。
好在事實證明,穗寧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紀逢禮聽完後沉默片刻,淡淡道:“既然要做衣服,你得去與你祖母商量。”
圍爐院是紀逢禮的地盤,算是外院,裡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