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鎖狼線(2 / 2)

軍鎮的防禦工事放眼整個王朝都是一流的,城牆一般不低於五丈,牆麵皆由堅硬的長條巨石砌築而成,牆內再用片石、黃土混合夯築,堅不可摧。城牆上的防禦也毫不含糊,箭樓林立,女牆連雲,其防守的嚴密程度就算是泰安城恐怕也隻能望其項背。

軍鎮依次分布於大楚王朝漫長北部邊境之上,相互呼應,互成犄角,構成了北部邊境防禦體係的骨架。

在軍鎮間還散布著五十座關隘、哨堡,形成了一串密集的小型防禦據點。這些防禦據點或依山或依水或者依戰略要道而建,牢牢地守衛著各處的戰略要衝。據點按照重要程度、防禦需要的不同,形製和規模也不儘相同,其中大的可容納數千人,小則僅能容納百餘人。據點平日用來偵查防守,也可以用作來往商旅休息和中轉的場所,一途多用,意義非凡。五十個據點進退自如,靈活多變,共同形成了北部邊境防禦體係的肌肉。

不管是軍鎮還是防禦據點都配建有烽火台,當敵人來襲時,點燃狼煙即可發出預警的信號。附近的軍鎮或防禦據點得到消息後,就可以在第一時間製定出防守或進攻馳援的方案。軍鎮與防禦點相互配合,守望相助,最終形成一條攻守兼備的鎮關防線。

北邊的草原曆來特產能征善戰的騎軍,他們來如風,去如電,戰力突出,機動性強,但是也有一個弱點,就是不擅攻城掠寨。鎮關防線上的軍鎮和防禦據點就這樣猶如一顆顆楔子一樣死死地釘在他們南下劫掠的道路上,讓他們再也不敢肆意妄為地南下劫掠,毫無忌憚地燒殺搶掠了。

這條登峰造極的鎮關防線是王朝曆時近百年,耗儘了將近一半的國庫才打造完成。整條防線東起東海之濱,西至雪域高山,猶如一條鐵索橫亙在大楚王朝和北方蠻族之間,鎖住了北方蠻族南下的劫掠之路,所以老百姓便給它取了個霸氣的名字鎖狼線。

走到第八天的時候,眾人終於趕到了目的地。臨近中午的時候,領頭的差役突然指著前麵大喊起來“快看,我們到了。”

李元吉、蕭虎急忙舉目望過去,在前麵不遠的地方他們果然看到了一個城市,一個烏漆嘛黑的大城。這城正是十二軍鎮之一的鐵石城,鎖狼線上的赫赫名城。

鐵石城距今已有百年曆史,經曆了一百年的風吹日曬、雨雪拍打,依然不改它原有的頑強、堅韌風貌。鐵石城的城牆全部由烏黑色的玄武岩打造而成,所以整個城池通體烏黑,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震撼、神秘之感。

修這座城所用的玄武岩皆來自六十裡外的鐵石山,那裡的山石全是烏黑色的,而且堅硬無比,就像硬鐵一般,所以當地人便稱呼其為鐵石山。為了修建這麼一座浩大的軍鎮,整座鐵石山幾乎被夷為平地,所以軍鎮完工後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命名為鐵石城。

領頭的差役往左右指了指“看到沒有,這城的後麵就是草原,今後啊,你們免不了得去那邊活動,就自求多福吧。”

李元吉的視線移到城池的兩側,發現鐵石城就建在草原的邊緣,它的後麵就是一望無際大草原。他從沒有見過如此大的草原,看上去簡直就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哇!”他不由得驚叫出來,“這就是草原嗎?這也太壯闊!太美了吧!”他以前總聽爹爹講草原上的男男女女如何驍勇善戰,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如何跑到我們的王朝燒殺搶掠,所以就一直想當然地認為草原就是傳說中的窮山惡水,結果今天一見,才發現事實竟然和自己想象中的截然相反。

這時一陣清風徐徐吹來,鮮嫩的草葉立即隨風舞起來,宛若一層層的綠色波浪,波浪從遠處前赴後繼地翻湧過來,最後“嘩嘩”得拍在岸邊的烏黑色的鐵城上,這畫麵簡直太美了,李元吉感覺自己受到了劇烈的震撼。

隨著不斷靠近,李元吉感覺鐵石城越來越高、越來越大,仿佛又重新變成了一座堅硬高大的石山,他站在山腳下不由得感覺到有一陣壓力迎麵壓了過來。

走入寬闊的門洞時,李元吉特意往兩邊烏黑色的石壁上看了幾眼,石壁中的石頭質地緊密,一看就知道非同一般,而且石頭的表麵仿佛還泛著硬鐵的烏光,鐵石,果然名不虛傳。

城內的主乾道非常寬闊,上麵鋪著和城牆顏色一樣的厚石板。主乾道兩側商鋪林立,行人車馬來往不絕,看上去和內地常見的城市幾乎沒有什麼區彆。當然,和那些大城池比起來,這裡的人還是顯得少了一點,不過少有少得好處,至少街道看上去既寬敞又整潔。

主乾道的儘頭立著一座高大的木門,一堵堅固的柵欄以門為中心分彆向左右延伸出去,將城池攔腰截斷。木門後麵一般人可進不去,它隻屬於鐵石城的鎮守邊軍。透過柵欄,李元吉清楚地看到一隊隊穿著烏黑色玄鐵甲的士卒正在裡麵揮汗如雨地操練。

大門前站著一排披甲持槍的士卒,個個神情嚴肅,站得筆直,就像一尊尊生人勿進的雕像一般,李元吉看得暗暗吃驚“真正的士卒果然還是不一樣啊。”

領頭的差役急忙跳下馬,從懷裡掏出一本紅色的冊子,貓著腰小跑著走過去,將其恭敬地遞給一名士卒。

那士卒翻開冊子看了看,然後冷峻開口“進去吧。”

“嘿嘿,多謝軍爺,多謝軍爺。”領頭的差役先點頭哈腰了一番,然後才領著眾人小心翼翼地走入裡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