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較高下(2 / 2)

這時李元吉、蕭虎又戰到了一起,在化解掉蕭虎掃過來的一腳後,李元吉果斷貼上去,對著他的胸口直接使出一套“十二疊拳”。這“十二疊拳”是“梅花掃堂”中的一組組合拳,十分剛猛十分霸道。

隻見十二疊拳磅礴而出,氣勢逼人,打得蕭虎連連後退,絲毫不敢觸其鋒芒。一直等到拳勢散去,才找到起勢的良機,突然淩空劈出一腳逼退李元吉,稍稍找回一些場子。

兩人也徹底放開了,越打越順,愈戰愈勇,不停得龍飛虎躍,閃轉騰挪,隻看的人眼花繚亂,不敢眨眼。

又觀察了片刻後,萬教頭對兩人的功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蕭虎的功夫簡單實用,爆發力強,看起來和軍中的武術有些相像。

軍中的武術是幾千年來廣大將士們在戰場上用鮮血換來的,用生命總結出來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招數少而且簡單,但又非常凶狠、實用。因為想在戰場上與敵人短兵相接時活下來,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敵人解決掉,最好便是一招製敵、一招致命,絕不給對方留下任何反擊的機會,要不然被解決掉的就是自己。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敵人的身體脆弱之處就成了最優先的攻擊目標,比如眼睛,太陽穴,脊椎,各處關節,甚至是胯部。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做往往代表著殘忍和下作,但放在戰場上,卻顯得很有必要,畢竟打仗是一場生死之間的較量,與道德、情理無關。

好在蕭虎並未對李元吉的眼睛、太陽穴、脊椎、胯部等部位發起致命攻擊,看得出來他並不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

李元吉的功夫很明顯來自民間,看起來更加係統、也更加傳統,招式不僅多而且比較複雜。這也是民間武術功夫的主要缺陷,不同於軍中武術的“快,準,狠”,它們往往還要兼顧修身養性和動作的美感。

但是李元吉的功夫又有自己的特點,攻守更平衡,招式更靈活多變,萬教頭看得出這應該是江湖中那些武術世家的傳家功夫。

與軍中武術比起來,那些武術世家的傳家功夫要係統、複雜很多,當然這也會導致其更難把握和學習,要達到一定的水準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刻苦練習。更有甚者,雖然經過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勤學苦練卻最終練成了不堪一擊的繡花枕頭、花架子。但如果練得好了,它的上限也更高,如果把所有招式都吃透了,甚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程度,那你自然就變成說書先生口中的武林高手了。

很顯然,李元吉距離武林高手還差得很遠,不過已經打得足夠流暢,每招每式都施展的極其巧妙,也絕不是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隻是還欠缺了一些對戰經驗。否則在萬教頭看來,他現在應該早就取得了勝利,而不是才剛剛占了上風而已。

萬教頭看清楚了李元吉和蕭虎各自的武術特點,也看出李元吉已漸漸地展現出了優勢,控製住了場上節奏。但是他沒有叫停兩人的打算,一來,這場比試衝擊力確實很強,的確很精彩。二來,他也想看看這兩人還能給他帶來什麼驚喜,也順便摸一摸兩人的品格、心性。

又打了一段時間後,場上的形勢終於逐漸明朗起來,兩人的處境和狀態也變得非常清晰。

李元吉技高一籌,越戰越輕鬆,“梅花掃堂”施展地虎虎生風、乾脆利落,牢牢地控製住了場上的形勢。

而蕭虎則陷入了攻擊無果,防守無力的困難境地,越戰越顯急躁。隻見他數次打算發起絕地反撲,卻都被李元吉壓得死死地,絲毫看不到力挽狂瀾的可能性。他顯然也意識到自己已經進退失據,完全處於劣勢,於是把心一橫,兩條腿輪番抬起,以最快的速度不顧一切地朝李元吉踢過去。連自己能否站穩身體都不管了,顯然是孤注一擲,發動了最後的猛烈攻擊。

李元吉依然保持著冷靜,沒有急於行動,而是左躲右閃小心地避開蕭虎的攻擊,但兩隻眼睛則緊緊地盯著他的身體,像一條即將暴起的蛇一樣尋找著反擊的良機。

接連踢出十餘腳後,蕭虎開始感覺有些後繼乏力了,一腳剛落下,要抬起的另一腳突然頓了一下。

李元吉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節奏的變化,立即貼上去,電光火石間飛速打出一套氣勢逼人的“十二疊拳”往蕭虎中門大開的胸口上招呼上去。這次他打得更快,簡直就跟幻影一樣,打出的拳頭也一個沒落下,全部落在蕭虎的胸口上。

結結實實地挨了幾記悶拳後,蕭虎整個身體頓時失去了平衡,踉踉蹌蹌地退了幾步,然後“砰”得一下摔倒在地。不等他緩過一口氣,就見李元吉又邁著大步貼了上來,慌忙之下他隻得揮拳反擊。

“啪!”李元吉一掌拍開他的手臂,握緊的拳頭“呼”得直奔著他的腦袋砸下去。

眼見李元吉的拳頭在自己的眼前迅速放大,蕭虎自知再也躲避不及,乾脆直接放棄了抵抗,懶得再做無謂的掙紮,緊緊地閉起眼睛,坦然地接受下一刻的來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