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得從他為堂妹喬麗翻譯那本小說說起,喬麗作為一個非專門研究中世紀曆史的小說作者,寫出來關於中世紀背景的小說,裡麵當然出現不少常識性知識。
比如她寫中世紀的農奴生吃野菜,那野菜寫的是薺菜、馬齒莧、麵條菜,但這些都是原產中國的野菜。
再就是,她寫威爾普村莊的小麥產量達到畝產200斤,但實際上這個數據隻有在中世紀晚期,也就是14、15世紀才能達到。
而堂妹寫的那本小說,背景卻是放在了9世紀~10世紀,這時候的小麥產量,一畝能有50斤就不錯了。
不止是這些,那些花草樹木、科技發明,她都寫了很多不符合公元9世紀的情況,所以當時喬裡替她翻譯小說時,沒少替她查資料驗證,然後又一個個地替她改過來。
不過最後的成品還是出現了錯漏,他忘記把書中寫了油桐樹的那處給糾正過來。
所以眼前這片油桐樹林就是漏網之魚嗎?
喬裡心想,要不是他非要較真,拿著放大鏡一個個地盯著書裡的錯誤,或許今天威爾普村莊的小麥產量真能達到畝產200斤,自己穿到這裡也不至於連小麥麵粉都吃不上。
所以,他後悔啊,早知道就聽堂妹說的,不要在意這種細節。
……
老奧爾見喬裡一直盯著樹林裡的綠果子,還以為他想吃果子,特意推了推他的手臂,小聲說:“喬裡,彆看果子了,這些都是男爵老爺的,你可不能偷偷地摘啊,被林務官發現要交一大筆罰錢的。”
他特意靠近去喬裡耳邊,說:“這種果子不能吃的,吃了會得吐病。”
老奧爾記得,很多年前,當自己跟喬裡一樣大的時候,曾經看見村子的農奴在這裡偷摘這種綠色的果子吃,他還吃了很多果子,結果,自己就看見那個人捂著肚子,一直一直吐白沫。
沒過幾天,那個農奴的屍體就被路過的村民發現,當時的管事老爺還特地告訴大家,那家夥就是偷摘老爺的果子,結果被聖主詛咒了,然後警告村民們絕對不能偷盜,不然下場就跟這個倒黴的混蛋一樣。
老奧爾當時就覺得,管事老爺和林務官老爺知道這種果子是不能吃的,不然他們為什麼任由那麼多的果子在樹上腐爛掉地,卻從不把它們摘下來運到男爵老爺的城堡裡。
喬裡聽了父親的話,終於從油桐樹林中收回目光。
他當然知道油桐果不能吃,因為它裡麵含有大量的桐油,這種油屬於工業用油,想在古代廣泛用於家具塗料和製作油紙傘。
但它對人體是有毒性的,吃下去會對腸胃產生刺激性,引起中毒。古代的中醫曾經使用過桐油果來入藥,主要是利用它的毒性來驅蟲,不過現代中醫就很少這麼做了,大家對於有毒性的藥草,都是謹慎使用的,最好是能找到替代品就用替代品。
……
九月份的太陽在空中高高懸掛著,周圍的白雲仿佛被太陽烤化了,天空全是藍湛湛的。
森林份地裡,喬裡被太陽曬得頭暈眼花,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劃過臉頰,一路滴進腳下的荒地裡。
老奧爾也渾身冒汗,但他手上的木耙耙走荊棘藤蔓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喬裡跟在他後麵,喘著粗氣,雙腿打顫,他一邊叉走藤蔓,一邊用木耙平整土地。
清理了一部分份地之後,他撩起外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兩隻衣袖早已被汗水打濕了,稍稍一擰就能擰出一小把汗水。
在這裡開了半天的荒地,喬裡才明白,之前他跟著母親去翻曬牧草的活兒是多麼的輕鬆。
真的太累了。
麵朝黃土背朝天,開這麼一小片荒地更是要了他的半條命。
看著佝僂著身子,埋頭苦乾的父親,喬裡的眼睛忽然有些酸,這些年,他都是頂著這樣高強度的勞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根本沒有停歇過,難怪父親還不到40歲,卻活像個老頭一樣,還弄得全身都是慢性病,這全是積勞成疾的慢性病。
雖然穿到這個世界不到兩個星期,每天吃不飽,睡不夠,還要從早乾到晚,但是喬裡覺得,這個世界的家人已經足夠照顧自己了,加上自己本身就占了原主的殼子,要是還把這個世界的家人看作書中人物,而不是有血有肉的家人,那可就太不是人了。
為了能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條件,讓他們不再這樣勞累地乾活,或許他的“提高社會地位”的計劃要加快速度了。
等到太陽升到正中的時候,老奧爾才叫喬裡拿好木耙,準備回家吃午飯。
“等等,父親。”喬裡立刻跑到上午放藤蔓的地方,手腳麻利地把曬乾的藤蔓裹了兩捆,將其中一捆遞給老奧爾,“父親,幫我把這個帶回家,我要用它編個鍋蓋子。”
家裡的鐵鍋就這麼架在火塘上,沒有鍋蓋子,煮豆子和燕麥粥的時候,要煮很久才能煮沸,喬裡早就想給鐵鍋弄個鍋蓋了。
老奧爾接過那捆藤蔓,好奇地問:“鍋蓋子?那是什麼?”
“是可以蓋住鐵鍋的蓋子。”喬裡把那捆藤蔓挑在木耙棍上,告訴他,“等我編出來,你就知道了。”
老奧爾點點頭,沒有再問什麼,他已經習慣兒子嘴邊老是冒出奇奇怪怪的詞語和想法了,作為過來人,他也明白少年人總是有著許多古古怪怪的想法。
“好了,我們走吧,不要耽誤回去吃午飯。”
喬裡用木耙挑著藤蔓,跟上老奧爾的腳步,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