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做了個錯誤的決定,更社死了?
不管了,隻要謝清嘉沒有看到,她就可以當什麼也沒有發生。
於是家長們客人們就看到了一個盛況:一串由小孩組成的隊伍在他們乾活的時候從他們身邊呼嘯而過,左手金箍棒,右手棒棒糖,好不快活。
小孩們都有從眾心理,原本沒有參加這個隊伍的,在他們的巡山過程當中也陸陸續續加入進來。隊伍逐漸壯大,周禾身後的尾巴越變越長。
甚至周禾親封的“二大王”還會主動根據孩子們的高矮來排順序。
孩子們從高到矮,一溜走過,彆說還挺養眼。
-
鎮上的人過世,大部分還是會選擇土葬。
謝清嘉今天跟著鎮上的一眾青壯一起,在原先給奶奶預留的墳地裡為奶奶整碑著墓。
他們乾活的地方就在謝叔叔家房子所在的後山上。站得高看得也遠。
山下那支長長的巡山隊伍以及他們嘹亮的歌聲,真是想不發現都難。
謝清嘉乾活的時候視線長時間停留在山下,他旁邊的人也跟著看看山下那支極其顯眼的長龍,笑問:“那領頭的是你家周禾吧?”
“是。”
“書讀的多是不一樣啊,那些難纏的崽子居然都聽她招呼。”搭話的人嘖嘖稱奇。
“見笑了,學校裡哪裡會教這個。”謝清嘉也跟著笑了笑。
“也是。”
謝清嘉輕歎:“她呀,就隻是想給我幫忙。”
他是知道的,周禾那幾年帶她弟弟帶夠了,一點也不喜歡小孩,哪裡會主動去和小孩玩?
搭話的人把謝清嘉的話在嘴裡品了品,拍拍他的肩膀:“善有善報,你小子的好福氣在後頭呢。”
“這您可說錯了。”謝清嘉不再看山下轉身去乾活兒,“我一直都挺有福氣的,現在也挺好啊。”
“哦?哈哈哈哈……對對對對對,都挺好,都挺好。”
-
周禾帶著孩子們從樓下到樓上,從街頭到結興尾,甚至還避著謝清嘉的位置,山上山下遊了一遍。
覺得老這麼徒步也不是個事兒。就帶著孩子們去圍觀大人們乾活兒。
劈柴、壘灶、切菜、做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看過去,她要是了解的就給孩子們一一介紹,重點在於表達大人們乾活很專業,很認真,當然也很辛苦。要是她不了解的,就采訪當事人。
要是有孩子的家長不在謝家的也攀比起來,說他家誰誰誰做什麼也很厲害也很辛苦之類的。
“孩兒們都認識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非常棒,每人獎勵一片薯片。”
孩子們爭先恐後來領。
唉,有的孩子在家裡麵零食一堆一堆的也不吃,偏看中周禾手裡那三瓜兩棗。
“那今天晚上回家要不要和爸爸媽媽說一聲辛苦感謝他們為家裡的辛勤付出呢?我們要不要乖一點?”
“要!”*20
周禾不過是隨口安撫孩子的話,可孩子們卻很認真當天回家特彆懂事,特彆乖。還和父母說了好多感恩的真心話。以至於第2天家長們再來的時候心情值都要好不少,而且對周禾交相稱讚。都說自家的皮孩兒,不過跟著她玩了半天就變得特彆懂事。
徐美娟和謝爸爸也收獲了一籮筐的好話誇讚。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且說現在,周禾帶著孩子們走過灶台。灶堂裡柴火燒的特彆旺。
她不禁感慨:“這麼好的活,不燒紅薯真是可惜了。”
她昨天帶回來的那一卡車物資裡有紅薯嗎?好像沒有,唉,失算失算。
哪知這話被其中一個小孩的母親聽見了。特彆熱情地和周禾說:“要吃紅薯還不好找,我家地裡一堆,明天我過來的時候送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