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他十幾歲就參軍打仗了,那時候他說大家一心要打走鬼子,他說打了幾年,鬼子終於打走了,可是又有壞蛋打我們。
爺爺就臨危受命,去壞蛋裡麵做臥底,保護戰友,也是為了裡應外合,從內部擊垮,打到壞蛋!!
過了幾年,壞蛋也終於打跑了,爺爺終於重新回到了黨媽媽的懷抱,可開心啦,他終於不用再擔心被壞人發現了……”
阮秋月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兒砸,用詞十分準確,且恰當!
很符合你四歲小朋友的身份!
林雲英則是嘴角帶笑地看著小包子,這還是前兩天她被他纏著,不得不告訴他的話,他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兩位軍人同誌聽地很入迷,還會因為他過於簡單的童言童語咧嘴一笑。
但是,他們都沒有懷疑小包子的話的真假,就算是這些話是大人教的,這也學的太好了。
小包子吧啦吧啦,將爺爺陸戰驍的事跡給講了一遍。
最後還來了一個收尾大總結,
“爺爺除了講他自己的故事,還經常給我們講述老紅/軍,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要愛黨愛國,愛人民,長大後要保護祖國,打到那些反革命的壞蛋……”
“好!說的真好!”兩位軍人同誌由衷地笑著讚道。
瞧瞧,同樣的話,由小孩子說出來的效果,和大人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小孩子自帶強大的濾鏡效果,讓人相信和美化他們的話。
而且,大人都這般教育自己的孩子了,那也從側麵說明大人本身的思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叔叔,在爺爺的鼓勵下,我們還組成了一個正義的童子軍,專門幫助弱小,為同學們服務!我們是不是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