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多動症兒童的行為是個長期的過程,而且,對他們的態度一定是采取鼓勵以及獎勵的機製,而不是批評和指責,越是後者,越是讓他們的病情加重。
阮秋月和馬老師談了談,讓她多關注一下小胖,將他的位置調到最前麵,給他製定具體的要求,比如說坐在椅子上,儘量不要扭動。
若是達成,就獎勵給他糖塊或玩具,完不成,也不要訓斥,告訴他道理,重新鼓勵他完成。
馬老師也很有責任心和熱心,聽完阮秋月的話,表示願意多付出一些心力照顧小胖,畢竟小胖這孩子不鬨事了,也會給她減輕很多麻煩。
阮秋月又觀察了一會兒小胖的行為才離開了,回到家後,便將一些教導準則寫下來,到時候給小胖的爸媽查看,讓他們學習。
“嘖,這孩子頑皮還是一種病啊?!哎呦,我們都沒聽過。”李春萍聽了她的話,砸吧下嘴,表示很驚奇。
“頑皮和多動症是有區彆的。”阮秋月笑著衝她說,
“有些孩子智商蠻高的,可因為多動症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很多家長都以為是自個孩子笨,不愛學習,就對他們打罵或徹底放棄,這就基本將孩子給毀了。”
李春萍衝她豎了豎大拇指,“若真是這樣,你可是救了個孩子的前程,這比就會治發燒感冒厲害多了。”
“不治發燒感冒,孩子不就燒壞了啊。”阮秋月笑著說,“我這治的是慢性病,不一樣的。”
“很多醫生都會治發燒,可不會治這個多動症。”李春萍笑嗬嗬地道,“你倆個都會治,還是你厲害!”
阮秋月笑笑,又不由歎了口氣,相差四十年,這醫療水平在很多地方也差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