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嚴絲合縫的接在一起,就好像一根無縫鋼管。
智能工業機器人再次把一段聚矽苯乙烯材料放在金屬管中,並向下緊緊壓實。
王大山看到智能工業機器人這個動作,他有些詫異的問道:“周宇先生,你們不是直接鑽完通道,再向下放入金屬管道。
怎麼現在剛鑽500米,就把這些金屬管道放下去,這樣不是影響鑽機運輸材料。
金屬管隻留下一個小空隙,鑽機鑽完通道之後也拿不回來。”
周宇看到王大山很迷茫,他簡單解釋道:“我們必須在掘進的同時放下金屬管,要不然這個通道太窄,很容易出現塌方。
鑽機本來就是一次性產品,它一旦鑽到地幔層,就會被高溫岩漿燒毀。
哪怕是通道不坍塌,等鑽機鑽到地幔層,岩漿上湧也會堵塞通道。
必須要讓金屬管緊跟著鑽機,它裡麵是聚矽苯乙烯材料,可以快速導出熱量,維持金屬管的溫度,讓它不達不到熔點。”
王大山恍然大悟道:“是我考慮不周,不可能等通道鑽完再放下金屬管,畢竟將近3000公裡的路程,誰也不知道出現什麼意外情況。
還有岩漿這個重要因素影響,金屬管必須緊跟著鑽機行動。”
周宇盯著金屬管下探的位置,這些5米長的金屬管組裝成極長的金屬管道。
它的硬度卻非常出色,連接接口也十分穩固,不會因為通道坍塌造成的擠壓,直接把連接地方壓斷了。
金屬管采用強磁場連接,可以在短時間內緊緊吸附在一起。
金屬管材料具有同種材料間的分子高擴散性。
固體材料分子擴散作用非常緩慢,液體和氣體卻極為迅速,它們可以瞬間融合在一起。
但組成金屬管的材料,在同種材料之間分子擴散速度極快,隻是略遜色於液體,隻需要一分多鐘,斷口的分子就會完成擴散,形成一個整體。
周宇觀察一段時間後,他就和王大山主任離開。
預計鑽到地幔層,需要20天左右,他們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再來到地熱能源基地等待結果。
周宇離開地熱能源基地,賈雲指揮工程師們,持續跟蹤鑽機和金屬管道的狀態。
地殼鑽探工作是一個高難度的工程,不是準備充分就能一帆風順。
他們很快遇到了第一個難關,通道滲水。
這是一個地下暗河分支,底殼中水含量非常充沛。
鑽機把岩層土壤粉碎,就會變成泥漿,直接堵塞鑽機。
賈雲啟動好多預案,都沒有明顯的效果,最後他下定決心。
通過智能工業機器人推動金屬管道,硬生生把鑽機往下砸,直接砸過泥漿層。
第二道難關是流沙層,細碎的流沙被鑽機吸走,從周圍又補充上來。
他們隻能耽擱時間,緩慢在流砂層掘進。
賈雲一直盯著鑽機的運行,不斷攻克遇到的各個難關,他連春節都沒有回家,期待著鑽地成功。
元宵節剛過,賈雲就知道他離成功已經不遠。
因為從聚矽苯乙烯材料反饋上來的溫度,金屬管道前頭已經高達2000攝氏度,在掘進幾公裡就能到達地幔層。
地殼因為地幔層的壓力,也都屬於硬質岩石,這是鑽機非常喜歡的岩層,賈雲知道自己成功的幾率很大。
。頂點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