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主動擱淺(2 / 2)

學霸的科技樹 風嘯木 5082 字 11個月前

馮雲德立刻給星火科技總裁周宇打電話。

電話接通之後,他連忙詢問道:“周總,我們現在已經到達東海,不敢再向前走,再向前走水上城市很容易擱淺。”

“水上城市就要主動擱淺在近海,科學家們直接登陸水上城市研究簡並態物質。

要不然近千萬噸重的簡並態物質,我們怎麼把它運到岸上來。

水上城市承載近千萬噸質量,它最起碼需要30米深的水,近海哪有這麼深的地方?

現在的大型船舶也無法承載近千萬噸的物體。

隻能通過牽引拖拽的方法,用大型起重機直接把簡並態物質拖到港口。

我們需要重新搭建港口,才能把它運到岸上。

大張旗鼓的搭建港口,這與我們低調發展不相符。

再說把它運送到岸上,怎麼把它運到實驗室來,現在任何交通工具都無法承受近千萬噸的壓力。

彆說交通工具,就是高標準的鐵軌和道路,都無法承受近千萬噸物體的壓力。

難道我們還要在港口建一座實驗室,那還不如直接在水上城市建立實驗室。”

馮雲德聽完周宇的意見,他也無奈的說道:“是啊!現在我們對簡並態物質真的沒辦法,還是直接在水上城市搭建實驗室比較可行。

不過水上城市科研條件艱苦了一些,科學家們要受苦了。

我請求量子計算機支援,讓水上城市主動擱淺在華夏近海。”

量子計算機開始調動資源,分析各種數據,計算水上城市主動進行擱淺的操作步驟和擱淺的位置。

量子計算機最後選擇上滬近海,崇明島外5公裡的地方。

水上城市以後就是星火科技最為重要的科研實驗室。

必須要考慮科學家的方便,還要考慮水上城市的安全。

如果因為簡並態物質信息泄密,放在不安全的地方,很容易讓其他國家鋌而走險進行搶奪。

燕京和上滬這兩個城市周邊,留存著華夏最先進的海陸空部隊,哪怕出現危險也可以及時支援。

水上城市的位置,還要避開繁忙的航線。

馮雲德接到量子計算機計算的資料,他立刻開始讓水上城市向目標地點前進。

同時把水上城市的配重砝碼轉移到運輸船上,逐漸抬高水上城市的吃水深度,讓水上城市可以向近海靠近。

水上城市在10萬噸巨輪的牽引下,來到目標水域。

現在水上城市底部距離海底隻有0.3米。

前方海底是一片小丘陵,水上城市過不去這片丘陵,隻有這個地方海底較為平緩。

水陸兩棲智能機器人開始根據海底硬質岩層的掃描情況,切削水上城市的底部,讓水上城市底部和海底完美契合。

水陸兩棲機器人加工完水上城市底部,馮雲德讓人均勻地給水上城市增加配重。

讓水上城市自身的重力遠遠超過它的浮力。

水上城市底部已經加工好,它和海底完美契合,接觸到海底時沒有引起任何劇烈波動。

工作人員持續給水上城市增加配重,讓它隻憑借自身的重量,就可以抵禦海上的風浪。

水上城市完成主動擱淺計劃,正是停留在上滬外海,水上城市露出海平麵的部分高達19.85米。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