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技術的理論已經取得突破,我們通過四氧化三鐵本身能捕捉磁場的效果。
通過電磁場傳遞能量,改變四氧化三鐵分子的引力子。
隻是要持續維持反重力現象,它需要消耗極為龐大的能量。”
李啟華說完這句話,正在空氣中懸浮的四氧化三鐵分子突然掉在地上,它也就在空氣中停留一分鐘左右。
“四氧化三鐵分子在空氣中可以停留58秒,但就是這個指甲蓋大小的四氧化三鐵分子,停留這58秒鐘所耗費的能量。
它可以讓複興號高鐵載著一車人,從上滬開到燕京。
現在反重力技術完全不成熟,還有許多難關需要攻克,但這樣技術確實已經完成前期的理論。
隻需要我們找到控製引力的新方法,反重力技術就可以實現。”
李啟華介紹玩反重力技術,他臉上突然流露出激動的神色,向周宇介紹道:“反重力技術隻是雛形,我們引力實驗室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已經研究出引力牽引技術。
它可以作為航天領域的核心技術,通過星球的引力完成航天器加速,現在的效果已經能夠實際使用。”
周宇好奇的詢問道:“引力牽引技術具體實現方法是什麼?這個聽上去很像是引力彈弓。”
李啟華麵帶笑容,詳細介紹道:“周總,引力牽引技術和引力彈弓技術完全不相同。
引力彈弓技術是被動利用星球的引力,航天器從一個特殊角度進入星球的引力場。
再從星球的另一端飛出來,這樣因為速度的合成作用,航天器就獲得它本身的速度加上兩倍這個星球運行的速度。
因為航天器和星球之間的質量差距太大,星球損失極細微的動能給航天器加速。
這對星球的速度幾乎沒有影響,但卻能極大的加速航天器。
如果像電影流浪星球那麼做,兩個星球質量差彆不懸殊,很容易撞擊在一起,想要利用引力彈弓技術加速極難。”
“我們的引力牽引技術,它是引力的一種宏觀應用,需要兩個物體質量比在10^15以上,才能借助引力牽引技術。
比如月球的質量為7.349x10^22千克,對於7萬噸以上物體,它就沒辦法實現引力牽引。
這項技術除了與質量有關,還與距離有關。
在地球上,我們隻要擺脫地球引力對物體的影響,再通過引力牽引技術,就可以讓這個物體受到相應星球的牽引加速。月球一次可以牽引100噸的物體。”
周宇聽完李啟華的介紹,他疑惑的問道:“引力牽引技術作用很大,你們是通過什麼辦法擺脫地球引力的影響。
擺脫地球引力最簡單就是把物體加速到7900每秒的第一宇宙速度。”
李啟華立刻解釋道:“周總,引力牽引技術不需要讓物體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它隻需要物體擺脫地球引力的決定性影響。
隻需要把物體加速到1000米每秒,通過月球的引力牽引,就可以借助月球的引力,讓這個物體的速度快速上升。
快速達到7900米每秒,擺脫地球引力的影響。
如果以後我們能借用太陽的引力,那能牽引的物體和物體的初始速度要求會更低。”
“我們已經有這種裝置的模型,我把它命名為質量投射器,它可以在夜間連續投射質量不高於100噸的航天器。
航天器發射借用月球引力,需要的能量很少,比航天火箭經濟實惠。”
李啟華介紹完之後,立刻轉身去拿質量投射器的模型,準備展示給周宇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