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使用普通計算機的性能就足夠,根本沒有必要使用量子計算機。
但納米神經機器人的出現,卻能豐富民用量子計算機的用途。
星火科技已經有了更先進的量子計算機,美歐等國家刻苦攻關,他們也已經研發出性能還算不錯的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現在不用太過保密,民用化開發也要提上日程。
這是歐美國家對付華夏的常用方法,以前華夏在技術追趕時,隻要技術取得突破,歐美國家就會解除技術封鎖。
現在星火科技隻不過是向歐美的前輩學習。
呂秦嶺聽到周宇的話,他立刻興奮的說道:“哪怕是最初始型號的量子計算機,它的運算能力已經足夠支持納米神經機器人。
我們的納米神經機器人實用性非常強大,它配合量子計算機簡直是無可阻擋。”
呂秦嶺滿臉喜意,投入到納米神經機器人的後續研發之中。
周宇又來到引力實驗室,這裡也有出色的科研成果。
引力實驗室主管李啟華給周宇介紹一個直徑兩米,長約六米的大家夥。
“這是我們引力實驗室,根據引力最新的研究成果,製造出的引力引擎。”
“航天飛機主要使用粒子電推發動機,那是因為當時的引力技術不成熟。
現在我們的引力引擎技術效果比粒子電推發動機好很多。
粒子電推發動機也不會完全淘汰,它完全可以用在衛星等小型航天器上。
現在展示的引力引擎已經是最小規模,粒子電推發動機卻可以做到巴掌大小,這是我們完全無法比擬。”
周宇看到李啟華自信滿滿的樣子,他詢問道:“李主管,你介紹一下引力引擎的性能。”
李啟華胸有成竹的說道:“我們的引力引擎完全碾壓粒子電推發動機。
引力引擎有兩個極為自傲的特點,那就是它的速度和功率。
引力引擎可以輕易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如果供應足夠的能量,它最大能達到十分之一光速。
宇宙太過龐大,航天器的速度才是評價一個航天器最客觀的標準。
現在使用粒子電推發動機,從地球到達火星的平均時間需要五個月。我們的引力引擎隻需要半個月。
航天飛機三台粒子電推發動機推力很大,但它需要承載足夠質量的粒子電池和燃料。
它可使用載荷隻有500噸左右,這麼小的載重量,隻能運輸很少的高密度材料。
我們的引力引擎隻要供應足夠的能量,它的載重噸數可以高達100萬噸。
哪怕是運輸高密度材料,都能運輸滿倉的材料。
引力引擎打造的航天器,不隻是載重量極大,它還有極為龐大的牽引力。
哪怕是在小行星帶拖拽小行星,那都是毫不費力氣。”
周宇聽李啟華說明的時候,他就對引力引擎很感興趣。
引力引擎的能力已經足為出色,可以讓星火科技用上數十年。
周宇突然想到李啟華不斷強調的一點,他詢問道:“你為什麼總要強調引力引擎供應足夠能量時,會產生極為強大的效能。
難道現在的能源供應,無法讓引力引擎,發揮出它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