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5月1日,天氣多雲,周宇和星火科技科學家已經穿戴好航天服,他們即將登陸奮進號宇宙飛船。
周宇在奮進號宇宙飛船的門口安慰送彆他的陳瑾道:“小瑾,你放心吧!
現在的宇宙飛船安全性能非常出色,宇宙飛船已經經受住數萬次的飛行任務,它沒有出現一次事故。
宇宙飛船的安全性能比高鐵列車都先進,它遠超舊時代汽車的安全性。
我去進行科考任務,不是在太空中常住,少則幾天,多則一兩個月就會回來。”
“周宇,你一定要安全回來,我和孩子們在家裡等你。”陳瑾強忍淚水,揮手向周宇告彆道。
“開始登船。”周宇吩咐道。
星火科技的科學家、宇宙飛船的基礎人員、後勤人員開始分批次登船。
奮進號宇宙飛船開始懸浮在空中,借助太陽的引力快速加速,很快消失在地球空間。
奮進號宇宙飛船是一艘科考船,它攜帶的主要設備,大部分是用於科考活動。
周宇在奮進號內部召開會議。
“我們這次的目標是小行星帶,我們先要去小行星帶中心地帶,考察那裡的唯一矮行星穀神星。
考察完穀神星之後,采集一些小行星帶的資源和標本,並對小行星在完成初步的探索。”
周宇這次目標是小行星帶,小行星帶是太陽係中資源較為集中的空域。
小行星帶的資源,大部分還是以小行星的形態存在,它們非常容易篩選,冶煉這種資源富集的小行星也不困難。
奮進號宇宙飛船飛出地球軌道,借助太陽和木星的引力,開始向小行星帶疾馳而去。
科學家們在觀看著小行星帶的資料。
小行星帶是太陽係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
小行星帶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占據太陽係小行星數量的98.5%,估計為數多達50萬顆,這個區域因此被稱為主帶。
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一天文單位等於149597870700米,大約是日地距離)的空間區域內。
聚集了大約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形成了小行星帶。
這麼多小行星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除了太陽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著更大的作用。
小行星帶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
但是,因為木星的引力共振影響,阻礙了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許多星子相互碰撞,並形成許多殘骸和碎片。
小行星帶內最大的三顆小行星分彆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徑都超過400 公裡。
在主帶中僅有一顆矮行星——穀神星,直徑約為950公裡。
其餘的小行星都較小,有些甚至隻有塵埃大小。
小行星帶的物質非常稀薄,在主帶內的小行星依照它們的光譜和主要形式分成三類,碳質、矽酸鹽和金屬。
另外,小行星之間的碰撞可能形成擁有相似軌道特征和成色的小行星族,這些碰撞也是產生黃道光的塵土的主要來源。
小行星帶有4種最常見的小行星星族,它們是炭質小行星、矽酸鹽小行星和金屬小行星、彗星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