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周宇接到中微子實驗室負責人趙照請求技術支援的信息。
科學家發布這個信息,就是他遇到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需要借助其他科學家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很少有人能跨行研究,求助彆人幫忙,隻要不是點名道姓,一般都是求助周宇。
周宇在星火科技打造的人設,就是腦袋靈活,善於解決難題,還是什麼學科都略懂一點。
給人一種學識非常全麵,但都不太精湛的感覺,一旦遇到難題,卻可以通過龐大的知識儲備,給科學家提出出乎意料的建議。
也正是周宇有這個本事,他才可以鎮住這些桀驁的科學家,以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的身份管理科學家。
要不然他隻是提供資金的老板,科學家們也隻把它當作ATM提款機,會尊重他,但卻不會敬重他。
周宇去科研中心查看中微子通信遇到的問題。
他來到中微子通信實驗室,發現趙照教授正對著一個巨大的盒子皺著眉。
趙照教授眼神通紅,臉色看上去非常疲憊,這副麵容一看就是長時間熬夜形成的。
周宇安慰道:“科研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我們公司不提倡短時間內攻關,想要快速研發出技術。
這種方法根本不科學,一個成熟的技術是每個方麵的基礎都已經打好,而不是想要憑借科學家靈感一閃。”
趙照苦笑道:“我這也是沒有辦法,這段時間太著急了。
中興和華為等合作公司,已經完成他們的技術標準,中微子通信完成了99%,隻差這兩項技術就可以正式組網驗證。
不能讓我們公司拖項目的後腿,我本來以為自己能很快解決問題。
結果研發了幾個月,我和墨子配合,提出了300多項解決辦法,沒有一個方案能解決遇到的難題。”
周宇也理解趙照教授的焦慮,還是他太順風順水了,沒有遇到挫折。
他也太過相信墨子的能力,要知道墨子提出的某些方案,可不是人工智能演算出來,而是周宇通過科技樹看到的技術,偷偷塞進墨子的程序內。
這也是周宇遲遲不讓其他人掌握人工智能源代碼的重要原因。
哪怕是公司的主要高管,都已經經受時間的考驗,可以被信任。
一旦有人掌握人工智能源代碼,他的秘密就會暴露。
看來今後還是要加強科學家的心理建設能力,特彆是某些一帆風順沒有遇到挫折的科學家。
讓他們嘗受失敗的滋味,增加抵抗挫折的能力,不要有一副玻璃心,影響自身技術的發揮。
“趙教授,你們遇到的是什麼難題,我對中微子通信也有一定的研究,也許我能想到你們沒有思考到的方向,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周宇向趙照詢問道。
趙照歎了一口氣,向周宇說明中微子通信遇到的難題。
他們遇到的難題都與中微子通信核心部件,中微子捕捉調製器有關。
第1個問題是中微子捕捉調製器運轉時需要龐大的能源,每天高達1萬度電,這在地麵不算什麼?但在太空中,那是極難解決的問題。
趙照研發的路徑無非是想讓中微子捕捉調製器耗能更低,或是讓它可以在地麵運轉。
第1種思路根本不可能,中微子是一種幾乎不與任何物質反應,連電磁力都不能影響到的輕粒子。
必須要超重粒子用弱相互作用力捕捉太空中的中微子。
維持超重粒子存在,需要龐大的電能,必須要超越極限的能量,才能維持這種意外發現的人造超重粒子。
如果消減中微子捕捉調製器的供電,那就沒有辦法維持超重粒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