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怡華定定地看了他一會兒,掩口笑著問:“我的神職是詛咒,你的呢?是科技嗎?”
洛鴻羲艱難地說:“是邏輯,規則不能做為神職,所以我以後就是邏輯之神了。”
詛咒之神聽起來還順耳一點,邏輯之神有點怪怪的,寧怡華表情僵硬地問:“是不是以後靠數理化之前,都要對著你拜一拜?”
洛鴻羲凝眉思考了一下:“現在還沒用,但以後或許有用?可若是邏輯性強的人,又怎會迷信鬼神之說?”
關於怎麼奪取一個世界的問題,寧怡華和洛鴻羲也討論了一下,然後兩人決定先按照係統給的方法做,等以後有了經驗,再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畢竟兩人對“奪取世界”這個任務的理解不深,不知道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那麼他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讓這個世界陷入恐慌和詛咒之中。
寧怡華心想,這個太容易了,現代社會比古代好的一點,就是信息發達。不管有什麼事,信息發達了都容易散播。要是在通訊不暢的年代,她和洛鴻羲怕是要勤勤懇懇乾個幾百年,才能讓整個世界都陷入惶恐之中。
進入科技已進入電氣時代的世界後,洛鴻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黑了所有的衛星發射器,讓所有電腦都在他麵前宛若透明。
兩人查閱了一番這個世界最近發生的新聞之後,寧怡華指著一個報道若有所思地道:“看來,這個世界的鬼神之說盛行,也有道、佛存在,讓大家都信詛咒很簡單啊。”
洛鴻羲快速篩選出一些描述天災滅世的、影視作品等,又開始搜索近一百年的氣候變化,讚同道:“沒錯,近些年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就算說冰川裡封印了惡魔,怕是都有人信。”
“冰川?”寧怡華眼睛一亮,“我可以在海水裡下毒,通過水循環,沒幾年就能波及全世界。同時找人傳播這是詛咒,帶來恐慌。等所有人都陷入其中後,再資助個研究團隊說這是科學能解開的毒,這樣就做到係統給的任務了吧?”
洛鴻羲想了想:“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有鬼怪,我們還能再散播一些有關輪回、地府之類的消息,和詛咒結合起來,讓一些普通人也能用上,這樣就能分成兩個陣營,一邊信詛咒,一邊信科學。”
寧怡華不願意說話了,她是個迷信的女巫,總覺得用詛咒多了會運氣差,更彆提散播一些普通人都能用的詛咒方法了。這個方法雖然很必要,但是她特彆不想乾。
看到她緩緩收回表情,變得麵若冰霜,洛鴻羲就猜到她又在糾結運氣這件事了。
按照正常邏輯和規則來說,運氣這種東西,在他們沒有升到神級、或者再嚴格一些,沒有得到神職之前,還是有一定影響因素的。
但是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之後,運氣所占的比例就會縮小到無需計較的程度。同時,神級以上的人所擁有的的運氣就會改為氣運,並被固定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如果不付出很大的代價,是無法改變的。
如果說把運氣分為凶、吉、平的話,普通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在這三個等級中橫跳,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平上。
根據這麼長時間的分析,洛鴻羲判斷寧怡華的氣運就固定在“平”上了,甚至有的時候還能偏向“吉”一些,根本不像她想象中的“每天都是大凶之兆”。
這種有關力量本質的東西,寧怡華自然也是知道的。可就像有句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寧怡華在怒抽N包種子後,已經被這種迷信思想征服了。
她為難地說:“詛咒一道過於艱險,稍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隻怕我傳出方法,也沒人學得會。”
洛鴻羲特彆想笑,他強自穩住臉上的肌肉,不讓嘴角向上運動,假模假樣地安慰:“無妨,百、千百人中,能有一個領悟,便足夠了。”
詛咒這種力量隻要是生物就能學會,隻是有用得好或是不好之分,幾乎可以被稱之為一種隻要有文明、就必定有記錄的力量。
作為在詛咒方麵的集大成者,寧怡華艱難地從一堆方便、快捷、無副作用的寧氏詛咒裡,尋找早已被她拋棄的用法繁雜、後遺症極強還難學的未刪減版詛咒。
聽說很多祈福、祭祀儀式都需要齋戒數日,那她就規定這些詛咒用之前一樣要齋戒;聽說很多祈福會有損自身,那她就把這些詛咒改成用了就短壽、吐血、得病;很多儀式都要背誦一堆冗長的禱文,還要跳舞什麼的,比如她之前的祈福儀式,那她也要在詛咒前麵加上這些,不背完一篇三百字以上的文章,就不能讓詛咒生效!
人為加了一堆沒必要的規定,寧怡華終於覺得鬆了口氣——難成這樣要是還有人能用得出來,她就敬佩那人是條漢子!
作者有話要說: 我又雙叒叕打不開網頁版了!
從這章開始正式放飛自我,向著星辰大海衝鴨! .